隋炀帝面对一个讽刺他弑父的诗人他是怎么做的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 , 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 , 东南西北地奔忙着 。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 , 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 , 使得吐谷浑 , 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 , 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 , 听话得很 , 当然有朋友会说 , 那不得听话吗 , 每次都是牛羊送来 , 金银回去 , 当然这也是实情 。
网络配图
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 , 回到东都后 , 民部侍郎裴蕴就给他上了一道让他特别窝心的奏折 。裴蕴原是陈朝大臣 , 但他和别人不同 , 他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 曾向隋文帝“请为内应” 。陈朝一灭 , 他就得到了破格提拔 , 成为仪同 。他资质奇佳 , 到了隋炀帝时 , 仕途飘红 , 一直做到民部侍郎 。这样一个“才子” , 自然是不会浪费迎合皇帝需求的机会的 。当时天下人口大增 , 裴蕴认为民间的名册 , 户籍与事实不合 , 许多人根本没上户口 。这里面弯弯绕绕多咧 , 为什么不上户口?尤其是壮年人冒充老年人?原因很简单 , 因为壮丁要服役嘛 。隋炀帝不清楚 , 裴蕴可清楚 , 为此 , 他请皇帝下令 , 重新检查 , 以面貌来验大小 , 同时检举揭发 , 被举报出来的人要替举报者缴纳赋役 , 这一招效果很好 , 全国各郡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万壮丁 , 而且还增加了六十四多万人口 。
隋炀帝很满意 , 人口有了 , 壮丁有了 , 裴蕴有功!又是提他当御史大夫 , 又是让他参与机密 。裴蕴是个懂得投桃报李的人 , 有了特权以后 , 他自然不忘替皇帝办事 , 凡是皇帝要加罪的人 , 他就往死里整 , 凡是皇帝想赦免的人 , 他就往轻里说 , 大化成小 , 小化成无 , 最终双方满意 , 到后来 , 刑部大理寺都是由他来断案 , 反正裴蕴一张嘴 , 可抵《大业律》 , 或轻或重 , 裴大人说了算 , 裴大人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意思 。
网络配图
在这当儿 , 他就替隋炀帝摆平了薛道衡 。
【隋炀帝面对一个讽刺他弑父的诗人他是怎么做的】薛道衡是北齐北周大隋三朝秘书 。隋文帝手下 , 他担任内史侍郎好多年 , 当时的名臣高熲杨素等人 , 对他都是相当敬重 , 包括皇太子在内的诸王爷都争着去巴结他 。他又非常有才能 , 隋文帝又看重 , 所以红得耀眼 。
不过大凡是文人 , 多少都会有些迂腐 , 薛道衡就是这样一个迂人 。他一辈子从都的都是秘书工作 , 写起文章来自然是不在话下 , 但是对于人心的揣摩 , 他还是欠缺了一点 。
薛道衡的迂是出了名的 , 就连隋文帝也常说他迂诞 。开皇年间 , 薛道衡受人株连 , 按律要流放岭南 。当时还担任扬州总管的杨广希望他能够从扬州绕行 , 再去岭南 。这本是个好主意 , 隋文帝也只是说让他去岭南 , 并没有如其他人一样有规定的期限 , 晚一点到达也没多大关系 。绕道扬州 , 路是不少 , 但是也有好处 , 在这会儿 , 隋文帝万一想起他的好来 , 一道诏书让他回去呢?另外 , 杨广也可能趁机向文帝求个情 , 留他在身边 。文帝找了个台阶 , 不就可以下去了嘛 。可是薛道衡不睬杨广 , 硬是从江陵走 , 不绕那点弯路 。杨广的脸面被扫 , 很不高兴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想当年平定陈朝时他们曾一起作战 , 薛就没给过他好脸色 , 那也行 , 当年杨广才二十岁 , 的确年轻 , 没经验 , 挂个元帅的名 , 就任由高熲 , 贺若弼 , 薛道衡等人说了算 。可几年过去了 , 薛道衡还是没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