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其实聪明无比傻瓜形象是诸葛亮一手打造?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今天第一讲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刘禅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在很多人的心里,他就是罗贯中口中的那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还有很多读者问,刘备难道就刘禅一个儿子吗?非要选他继位?刘备确实不止一个儿子 。历史记载,他有三子 。那么在他的三个儿子里,他为何要选最蠢笨的阿斗做接班人?刘备傻吗?老张并不这么认为,我们这样去想,假如是你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你会去交给一个愚笨的人去继任吗?我想大家的答案几乎都是否定的 。那么,历史上有名的“刘阿斗”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今天,老张就带你们认识一个真实的刘禅 。
想知道刘禅到底是怎么的人首先要看刘备对他的态度,俗话说知子莫过父,刘备在其给刘禅的遗诏中曾写道:“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过于所望,甚大增修,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 。这句话大意就是:丞相诸葛亮夸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甚至超过了人们的期望,我听了觉得很高兴,所以我没什么好担忧了,这个皇位我想我可以放心地传给你了 。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虽然不能全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备对于儿子刘禅还是十分认可的 。
网络配图
其次我们看上文所说的继承关系,刘备有3个儿子加上认的一个干儿子共有4个儿子,分别是刘封、刘禅、刘永与刘理 。这四人中,刘封只是义子,因此肯定不在刘备的考虑之列,而且刘备后来怕其与他的三个儿子争皇位,还借故把他给杀了 。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按照惯例,这个皇位必然是由他接班,但是三国时期风云动荡,再加上蜀汉新建,根基尚未稳定,魏、吴两国又虎视眈眈,所以刘备在考虑接班人时一定是慎之又慎,在此之前也有过立贤不立长的例子,所以刘禅如果真的是个昏庸无能之人,刘备是肯定断然不会让刘禅接班的 。
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样看刘禅的呢?陈寿在他所著的《三国志》中谈到对刘禅评价是:“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 。这个评价倒是十分客观,只不过前一句话有些过于捧诸葛亮,而后一句话则把蜀汉没落之过怪罪于黄皓 。
但是据史料记载,刘禅曾做过许多不符合其傻瓜形象的事 。例如公元234年,蜀国官员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宫向太后祝贺新春,由于在宫中停留时间长达月余因此被刘琰怀疑与后主刘禅有染,遂对妻施以私刑并且逐出家门,胡氏因此上告刘琰,刘琰因此被下狱并弃市而死 。在处置了刘琰之后,刘禅立刻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可以入宫朝贺的礼节 。
当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之过推给宦官黄皓时,刘禅说道:“黄皓只是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就可以看出,刘禅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 。并且,为了防止权臣权力过大的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 。
网络配图
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各位读者想想,一个傻瓜能干出这么多漂亮的事情吗?至于蜀国被灭,真的不能怪刘禅,他也没干什么祸国殃民的事,要怪只能怪自己的运气太背了,最后还要落得一个“乐不思蜀”的骂名,这委屈大的呀 。蜀国的衰落与诸葛亮是逃不了干系的 。
再来说一说北伐,大家认为当时的蜀国真的有必要北伐吗?奇葩姐觉得这个的答案是否定的,蜀国所在地是一个易守不易攻的地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不是遇到邓艾这样一个不要命的,蜀国不一定会那么早灭亡 。尤其是姜维,坐拥主力不顾,本来是想等着局面不可收拾的时候,趁机复出攫取更大的权力,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成都那么快便举手投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