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实业家张謇对南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关于张謇,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主张实业救国的企业家,那么作为企业家,他都办过什么企业呢?有过什么故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末实业家张謇对南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首先就是大生纱厂,他在创办之初,就先研究了之前的洋务企业,并吸取其中的一些经验 。之后他以“商办”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以避免企业的实际权力落入官僚手中,但是后来因资金筹集不顺利,无奈之下只得采取了“官商合办”的形式开办 。当时上海的纺织业正处在低潮时期,资金再次陷入困难后,张謇认领了一般=半的官府机器,并答应给官府利润,但是官府不参与企业管理,几经波折后才在1899将其建成 。
在大生纱厂创建后,因为有一半的官府资金,所以得到了官府的照顾,又因其所在地产棉多且质量好,并且劳动力低廉、市场开阔,所以纱厂创办半年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还在于洋商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起到了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 。这一变化看在众多企业家眼里,也纷纷开始效仿实业救国的做法,使得那一时期中国的实业发展良好 。
随着国内格局的不断变化,大生纱厂在扩张的同时,所需要的货源也越来越多 。为解决一些列的后续问题,他在1900年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1年创办广生榨油公司;创办大兴面粉厂 。当然还有吕四盐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等等十多家公司 。总之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我国的实业创办中 。
张謇在哪里办的纱厂
张謇是著名的清末状元,虽然他的求学之路不是很坎坷,但是他们家里面是三代为平民,他的父亲就让他去一直考状元,为了给家中扬眉吐气 。后来在高中状元以后他的身份很被人看好,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他进入了“实业救国”的浪潮中 。他创办的大生纱织厂在哪里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謇跟他的朋友共同创办了大生纱织厂,这个厂本来是私营的形式在发展下去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实业都发展的很不好,他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一些实业来解救中国低迷的经济状况,但是天不遂人愿,他的厂子开设了之后,从购买土地到招股份,都有着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本来预期的股份是60万两,但是过了一年多的时间都只有3万多两 。张謇后来向朝廷求助,在湖北官纱局的纱机化为25万两的官股 。这种方法让自己的纱厂最后得到了启动,但是还是要收取一定的利息,在第二年的时候他的纱厂最终还是创办起来了 。
春天的时候就开了厂子开始生产了,这个厂子的地址就是在现在的江苏南通市 。因为发展的是纺织业,所以厂子的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地方开设厂子不用太多的钱,而且这个厂子周围就是产棉花的地方,不仅原材料有了保障而且工人的价格也很低廉,写给了他们无疑是很大的安慰了 。后来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最终获利了,而且还在朝廷中注册了 。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的纺织业发展起来了,但是好景不长,帝国主义又来了,不仅侵占中国的劳动力,还大量开办纱厂 。后来纱厂的经营就有了问题,其实大生纱厂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想要突出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张謇这种为了国家发展牺牲小我的实业家实在令人敬佩 。
张謇在南通有什么贡献
张謇的一生是有着很多波折的,因为他走上仕途的这一条路就是艰难的 。在连续应试了很多年以后,张謇从举人一步步的考,最后在40多岁时考取了状元之名 。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实在是很大,他为了尽自己的孝道,就一直这样考下去,但是在考取了状元才仅仅一年以后就宣布自己要下海办厂了 。为什么张謇会走上一条这样的路呢?他对南通的贡献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