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贾宝玉为何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情痴的典型 。"千古情人独我痴",他因情而生,因情而傻,因情而狂,最终情尽而悬崖撒手,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宝玉的情尽管有时表现出泛爱的倾向,但他对林黛玉,对天地万物,对生命,对美好,则是充满了真情 。他厌恶世间的俗情,因为那已是俗化了的仕途经济之情,金钱势力之情,即被一层又一层面纱掩盖的虚假之情 。恰如尤氏所说的,那些不过都是假情假礼假体面而已 。"你死了,我便作和尚去",贾宝玉用行动实践了对黛玉的承诺,这才是真情 。
在绚丽多彩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是一对儿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 。她们各自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走着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最终,薛宝钗赢得了"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因为疑心和嫉妒病死在房中 。
【新婚的贾宝玉为何看破红尘出家为僧】薛宝钗出自皇商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是世故,城府极深,却又乐于助人,讨人欢心,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封建淑女,很符合封建时代的要求,最终与贾宝玉结婚,成为"宝二奶奶" 。而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精神之美,也是她的生命所系 。她与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且坚贞 。她对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着,始终如一,至死不悔 。也正是这样,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不存在爱情,而因为林黛玉与与宝玉之间存在着自由恋爱的理想和追求,一直深爱着知音林黛玉的贾宝玉最终选择出家做和尚,薛宝钗也只能独守空房 。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就是贾宝玉,他因情而傻,最终为情而狂 。《红楼梦》第5回写宝玉梦游太虚境,那位受宁荣二公嘱托的警幻仙姑把宝玉引到"薄命司"翻看"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想让宝玉从册词中悟出人生祸福皆前定,然而宝玉对此毫无兴趣 。继而,警幻仙姑又用声色相诱,将自己的妹妹"可卿"送给他"初试"云雨,结果是眷恋不舍,忘乎所以,差点掉进万丈深渊 。
其实,贾宝玉看似行为举止有些傻气、傻劲和傻相,内心却不傻 。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 。这些坏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 。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叛逆性格渐渐成熟了 。
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 。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 。他爱林黛玉,但遇到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炫目动情,为此他的感情游移不定 。但是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的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性格趋于纯化,感情趋于稳固与鉴定 。
贾宝玉爱林黛玉不爱薛宝钗,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含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近的因素 。然而,这种以叛逆思想为核心的爱情,在当时的时代是属于未来的爱情,当然会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 。也正是这样,林黛玉泪尽而逝,贾宝玉在林黛玉去世时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宝玉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