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第一悬案:偶感风寒的康熙皇帝为何会猝死

【大清朝第一悬案:偶感风寒的康熙皇帝为何会猝死】对于康熙皇帝的死,史上多说法不一,有说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被毒死的 。我看了一份康熙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对康熙皇帝死因的重新论证 。老人认为,康熙皇帝“含恨猝死”,而猝死的直接原因是极其残酷的宫廷权力斗争 。
据清朝的官史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二十一日,69岁的康熙兴致勃勃去南苑打猎 。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十三日晚便死去 。康熙帝临终前几天,只不过是“偶感风寒”,并没有到任何病危阶段,按现在的话说,未发出过任何“病危通知” 。
那么康熙帝死前,到底在宫廷里发生了什么?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
十一月六日:康熙帝在南苑听取胤禛、隆科多汇报通州查勘粮仓一事时“久议方散” 。
十一月七日:康熙就“偶感风寒” 。而后,又始终没有任何治病的活动与记载 。
十一月九日:康熙帝命令胤禛去南郊祭天,胤禛以“圣躬不豫”为名推辞不去,多次恳求留在康熙身边,遭康熙拒绝 。
十一月十日:胤禛却一日三次派侍卫进入康熙寝宫,以后又每日不断多次派侍卫进入 。十一月十三日:凌晨1-3时:康熙急召胤禛,胤禛当时正在南郊天坛,距畅春园骑马不到一个小时即可赶到,但直至巳刻(上午9-11点)才匆匆赶到 。胤禛为什么连续8-10个小时始终不露面?
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 。
让人起疑的是,从十一月十日起,直至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猝死,除胤禛一人进出五次,竟没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现场;康熙猝死后,胤禛为其父更衣,也仍然没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现场;而且康熙猝死后,从畅春园往紫禁城宫内移灵时,又仍然没有任何一名大臣、皇子、后妃在现场 。
最知道事实真相者,莫过于雍正本人,对于参汤事件究竟之有无,雍正本人在百般辩解后,终于吐出了真言 。在《大义觉迷录》中,雍正说,八阿哥用他向康熙进参汤一事加恶名于他进行报复 。雍正认为:八阿哥把康熙帝之死同自己向康熙帝进参汤作为因果关系是“加恶名于朕” 。可见,雍正否认的是,他并无以参汤弑父夺位之心,而并非否认自己在康熙帝临终之日确向康熙帝进参汤之实 。雍正进参汤,八阿哥根本不在现场,又何能知道?当是康熙帝近侍之人揭发所为 。雍正一上台就将康熙帝近侍之人一网打尽,原因也盖在于此 。
造成康熙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巨大、强烈的精神刺激 。
网络配图
康熙之死的不同说法 。清史学者王仲翰在《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中,以意大利人马国贤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的记载断言:“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 。”
关于康熙皇帝的死,有学者说,康熙帝去世和胤禛继位“是一场以武力为后盾,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的宫廷政变”,是“隆科多在药品或是食物中投放了致命性的毒药”害死了康熙帝 。
而另一种说法则完全否定“谋害致死”的说法,因为康熙帝生前对胤禛较为信任,临终传位,完全可能,而且康熙帝久病在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病状,其死亡实属正常,再则,康熙帝本人对人参“不轻用药”,加上警卫森严,用人参汤毒死他是很难的 。
谁是谁非还有待对历史的进一步研究,但也可能是千古之迷了 。
揭秘大清朝第一悬案:究竟是谁谋杀了康熙大帝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和生活准则,多子、长寿被视为人生难得的福气,但在康熙朝却变成了一种灾难 。康熙生前已成年的儿子就有近20个,而每个儿子都渴望自己能接过父皇的宝座过几天皇帝瘾,并且每人都有这种希望和可能 。但康熙帝却在宝座上居然61年不下来,这就不能不让儿子们心焦和气愤甚至对他产生了仇恨 。而这时的康熙又偏偏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立了废,废了立,反复无常,狡黠多变,又使儿子们在希望与绝望,绝望与希望中加深了矛盾并引发了一场混战 。当这种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矛盾与混战交织而来时,一代英主康熙大帝也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