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不仅供奉佛教珍宝竟还暗藏着朱棣身世之谜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杜牧的一首诗 。今天笔者讲给大家介绍杜牧诗最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一座寺庙的故事,这座寺庙据说隐藏着明成祖朱棣身世之谜,它就是南京大报恩寺 。
网络配图
南京大报恩寺的历史极其有悠久,其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提到阿育王塔,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座塔肯定供奉了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子(注:2008年,考古人员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佛教界唯一一枚的释迦摩尼“佛顶真骨”) 。经专家最新的考证结果,这座佛塔最早可能修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公元194至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 。
【古寺不仅供奉佛教珍宝竟还暗藏着朱棣身世之谜】网络配图
大报恩寺自从修建后,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几经兴衰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曾花费黄金两万五千两,将其重建 。但是史籍记载1408年,大报恩寺被认为放火焚毁 。众所周知,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的,但是朱允炆又下落不明,这让朱棣心里纠结了一生 。
永乐十年,朱棣开始重建大报恩寺,这是一座八角形塔 。从开始到完成,共耗时近20年时间,一直到永乐皇帝死后三年才完成 。其中琉璃宝塔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它上下九层,通高三十三丈九尺四寸九分(78.2米),以上等的琉璃瓷砖建造,门、窗装饰有上了各色釉彩的狮子、白象、飞羊;每层楼的瓷砖数目都相同,宝塔越高越细,瓷砖就越做越小;塔的檐角上悬挂着152个瓷制风铎,在风中叮叮当当地响着;塔顶本身,则包以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宝塔周边的美丽庭院里,栽植着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奇花异木 。
网络配图
明朝官方资料记载,大报恩寺是朱棣为纪念母亲马皇后,但史学界对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一直争论不休 。目前关于朱棣的生母目前有很多说法:一、马皇后 。朱棣曾说,“朕高皇后(即马皇后)第四子也 。”;二、朱元璋的朝鲜碽妃李氏所生;三、元顺帝第三个妃子洪吉喇氏;四、蒙古女子 。“明成祖非马后子也 。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 。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 。”
据说大报恩寺重建后,它的大殿一直紧闭,任何人都不得入内 。为什么呢?原因是大殿里供奉的根本不是马皇后画像,而是朱棣的亲生母亲画像 。不过可惜的是,这座寺庙和琉璃宝塔最终在咸丰四年(1854年)被毁掉了,如今的大报恩寺是2010年在遗址上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