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读后感600字 与妻书读后感

与妻书读后感600字 与妻书读后感

读后感:
1、《与妻书》所讲述的,不仅仅是林觉民与陈意映之间隔着家国责任与革命理想的爱情悲欢 , 它浓缩的是千千万万中国男儿在家国危亡与蓝衫白裙之间的剧烈挣扎 。无论是战争还是革命,最深刻的悲伤是漂泊的灵魂看到了两个导航塔 , 一边是革命志向 , 另一边是温柔仰望 。战争未息,却遇到想要保护的人,平静的爱情哪怕是片刻的温柔缱绻都是满地狼腥里可望不可即的微弱光芒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何尝不是奢望我与你能在平凡的守望中终此一生,青春之美,就在于明知不可为而想之,为之 。那些血祭长空的英烈,那些眠于大地的灵魂,无论在战争面前,显得多么无力与渺?。际悄掣龉媚锏那啻? ,一定曾使得某个姑娘魂牵梦萦、彻夜难眠 。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姑娘、一个妻子、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
在那个传奇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数不清的歉疚前行 。太多林觉民这样的人,鲜活的生命在最美的年华戛然而止,带着对家中妻儿挂念和愧疚成为阴间一鬼 。那些毅然嫁给他们的姑娘,也是勇气可嘉的可爱 。如果他们一早就知道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如约前来?我想会的 , 如果为今后的痛苦就放弃这一刻的幸福,这不是青春里的她们 。
这让我想起同样家世显赫的清贵公子沈崇海,奔赴一场劫难 , 却像去赴一场盛宴,沈崇海就像一颗星星,从优渥的家境中走出来,却不带半点养尊处优的少爷脾气,他从心底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目睹了民族危难,带着信仰远赴战场,饿殍遍地,哀鸿遍野 。九州大地危机四伏,也许个人的力量渺小,但他还是选择勇敢走下去 。
时代之殇 , 谁能幸免?一寸山河一寸血,也许千万个悲剧,仅能换几行史册的注记 。那些惨痛的过往 , 那些盛开的生命,可能会慢慢随时光模糊,但初心不改,青春殊途同归 。

致敬 , 那许许多多为和平献身的,璀璨而短暂的,青春 。
2、经济学名家郎咸平在杨澜访谈节目中,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 , 不是经济学家 , 而是林觉民和他的《与妻诀别书》,我一直认为郎教授是个有责任、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原来根源在此 。
再读一遍《与妻诀别书》 , 不能读完已经不能自已,泪如雨下,林觉民写此文时“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 , 而欲搁笔 。”林觉民真伟丈夫也,侠骨柔肠担道义,忧国忧民勇赴死 。
读此书时,我第一次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为中国人有林觉民这样的大丈夫而自豪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惨史、屈辱史 , 国家不幸、民族不幸、个人不幸,“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 , 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幸有林觉民们 , “以天下人为念 ,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们,慨当以慷,何以解国难 , 唯有“勇于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辞” , 林觉民们的前仆后继谱就了另一部中国近代史 , 那是一部觉醒史、抗争史、不屈史、充满荣耀的民族证明史 。
【与妻书读后感600字 与妻书读后感】行文至此回到现在,如今的中国已然毅力于东方,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在与日俱增 , 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再会有林觉民与其妻诀别的遗憾,有情者可以终成眷属,在此我衷心的谢谢林觉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奋争和您妻子的奉献,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换回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和尊严 。但我也要如实的告诉你,作为宏观的中国在一步步前进,微观的中国还像一团乱麻 。
虽然现在不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 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权于朝,横行于市,逐权逐利,枉顾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换着变了色的顶戴,攒取着发了臭的资本 。呜呼哀哉 , 多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馐潜蟮拿褡宀聘?。您说过希望您的儿子能“以父志为志”,您很放心的说,“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我多么得希望我们的国人都是能传承您精神的同志啊 。我们的官员、我们的商人、我们的科学家、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工人、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 , 一起读《与妻诀别书》 , 一起感悟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有道义的中国人为了他的国家为了他的民族为了他的同胞所牺牲的精神吧 。也许这样,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才能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责任;少一分利,多一份义 。

3、有人说:“不读《出师表》不知忠,不读《陈情表》不知孝” 。我说不读《与妻书》不懂真爱 。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爱妻的绝笔信 。我具体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了,隐约好像是在初三的自读课本中 , 不过那时间由于阅历和情感的积淀肤浅,似乎也读不出什么味道 。以后反复读过好几次,直到大学的某一天 , 我将其列入自己最爱的十篇文章之中,今天再读时 , 忽然意识到该写点什么了 。
回想80多年前的那份真爱,我想只要是一个人,一个有血肉有情义的人,无不为这篇文章的真挚而动容,为这种至诚的大义之爱而感喟 。
《与妻书》起笔非凡,书信的开头就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意映卿卿如晤”,是这份绝笔信的开头 。“意映”是作者爱妻的名字 , 即陈意映,而“卿卿”是作者对爱妻的尊称 。“卿卿”二字一般是用于妻子对丈夫的尊称,作者用在此,可见对妻子的敬佩与尊重 。林觉民是知识分子,曾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后 , 在家人的介绍下 , 他和陈意映结为连理 , 二人恩爱情长 , 后因林觉民加入爱国同盟组织 , 常年奔波在外,不曾照料妻子,因而心中一直存在着内疚与亏欠 。在今壮志未酬事业未竟之际,他不能忘怀的还是自己的爱妻,而爱妻的形象已超过了单纯的夫妻之爱 , 为了称呼他 , 他用了“卿卿”二字 。此二字比“亲爱的”多了敬重,比“尊敬的”多了亲切 。“如晤”即好像会面的意思 。由于革命的原因,作者与妻子聚少离多,有时候好几个月不曾见面,今天在狱中恍若梦中一般,想起了爱妻的音容笑貌,好像看到了她的倩影,仿佛回到了爱妻的面前 。当然这一见面就有好多话要说,要对自己挚爱的妻子说,而这些话是拖欠爱妻的,是以前从未说过的,在以前也是不可能说出口的,因为爱的表露永远都是在生离死别时 。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这一段文字情真意切,读后情入肺腑,让人潸然泪下 。我想我在这儿肢解这段文字是对作者真情的亵渎吧!因为这份绝笔书一千三百余字是一气呵成的 , 是作者咬破手指头后将血与墨融合 , 用娟秀的小楷写在手帕上的 。但是我希望作者会原谅我的不恭,惟愿以真挚的感动回报此段文字给我的净化 。我想要写这段文字,文学素养与真爱是缺一不可的 。一个怀着极度悲伤的挚情,能在爱的驱使下理性的隐忍着流露,压抑着释放,泪珠和笔墨齐下,非常人能够做到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呢?因为,这是最后的心上话 , 不说给爱妻听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作者未负天下人 , 未负泱泱中华之亿万民众,而偏偏负了爱妻一个人 。眼见妻子以个人要承担起整个家庭重担,要抓养孩子成人,这一切的一切,作者唯求得到爱妻的理解与原谅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 , 使吾勇于就死也 。
吾自遇汝以来 ,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七尺男儿并非无情之人,并非是为了逃避责任而去死 。而是爱她太深 , 也正因为爱她太深,作者才能勇敢的面对死亡 。这是真爱中无上的责任 。突然记起《泰坦尼克号》中男主人为了心爱的女人担负起替她死的场景 。不过那种爱是小爱,作者不仅爱妻子 , 更爱天下无数鸳鸯,在自己比翼齐飞的时候,他明白必须以天下为己任,成全他人的挚爱,而这种最高境界的爱是源于对爱的无比忠贞的 。作者记起了初婚时二人花前月下的幸福,想到和爱妻同生共死,永结百年 。但是他们的真爱在满街狼犬之下不容于世,他们的愿望生不逢时 , 因而想到用死来扞卫 。但是想到爱妻已有身孕,恐怕这种做法对她的打击太大,是爱妻所不能承受的 。但是在矛盾的驱使下,作者说了 。这一说使他真正明白了爱的真谛 。“所有伟大的爱都必须用责任来维护,用死来扞卫 。”
作者明白了用死来扞卫爱情 , 但是他还是放不下妻子,放不下妻子从此后忍受孤独 , 不过这一切已经没有办法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有来世 。来世一定选择陪伴在爱妻身边,实现刚结婚时共同许下的诺和,陪爱妻指花誓月,和爱妻白头偕老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者死而无憾,但是还有妻子儿女,只希望妻子将孩子抓养成人 , 继父不屈与多情,延续和继承他未竟的革命事业 。不过贫困带来的艰辛,使得这一切做起来又非轻而易举 。想到这里,作者突然没有话了 , 只听到妻子的哭声,本想为她擦干眼泪,但是天涯海角,不能实现 , 因而就陪爱妻一起哭泣 。这哭声惊天地泣鬼神 。种爱一方手帕怎能承载,我想作者的眼泪一定流到生命的尽头了吧 。
陈意映读书不多,但把手帕承载的情却读得淋漓尽致 。如果我们能够体悟明白,人生有一段这种哭不出来的情,掩饰在作者生前死后已经交割清楚的前提下,我想二十四岁的生命一夜会成熟,在刑场上的林觉民内心肯定出奇的平静 , 人格也无比伟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