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失败权术过于幼稚

袁绍的谋士
袁绍身为一个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势力庞大的军阀,是东汉末年风云变换的中原最为抢眼的一位 。所以像袁绍这样有着深厚家底的人,自然是有人来帮他打底和运筹的谋士 。袁绍手下有着最为出名的四名谋士,分别是田丰、许攸、逢纪和审配 。
田丰
田丰为人比较耿直,原本是东汉朝中的官员,因为不耻与专权的宦官为伍,辞官归家去了 。后来遇到袁绍起兵,就应邀做了袁绍的别驾,为其攻打城池出谋划策,并实现自己匡扶天下的愿望 。田丰极有远见卓识,也很有计谋 。在他的帮助下,袁绍成功打败了公孙瓒,取得幽州 。但是袁绍昏庸起来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田丰明确指出恭迎天子的重要性,但是袁绍没有听取,导致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再有就是田丰认为攻打曹操最好的方法是持久作战,但是袁绍急于求成,即便田丰力谏也是不听 。最后袁绍在官渡大败,正史中袁绍因为羞于见到田丰,故将其杀害 。
许攸虽然有才华,但是在袁绍军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所以他一直对袁绍是心存芥蒂的 。官渡之战中,因为家人犯法被投入大牢,这使得前线的许攸更加存有二心 。于是战前倒戈曹操军中,并向曹操献计偷袭了袁绍的屯粮处 。不过许攸虽然有才,却也是贪得无厌的小人,所以不知满足的许攸被曹操斩杀 。
至于逢纪和审配,二人起先就开始明争暗斗 。逢纪喜欢玩弄权术,到头来因为私心过重,被袁绍的儿子杀死了 。审配则是没有大局观,大敌当前还将前线的许攸家属关入牢中,导致许攸临阵倒戈 。
袁绍手下大将
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 。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 。
文丑
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 。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杀,但在正史上只有颜良是死于关羽的大刀下的 。颜良、文丑素来以勇猛著称,所以孔融劝曹操小心二人 。在官渡战役起初阶段,曹操采用了谋士的意见,先在延津佯装渡河,分散袁绍大军 。另一边曹操率兵向白马河进发,同颜良相遇 。由于颜良始料未及,仓促迎战,慌乱中被关羽在乱军中斩杀 。后曹操的运粮车队出现在白马附近,完全暴露在袁绍的视野中,实际上这是曹军的诱敌计策 。文丑率军前来抢掠物资,正在起兴的当头,被曹操率领的六百士兵斩杀 。
袁绍军中除了颜良、文丑之外,实际上还有实力不亚于他们二人的将士存在 。后来失守乌巢的淳于琼,本来是个武艺极为高强的人 。可能因为他猜测曹操不知道乌巢有粮草存在,所以喝的伶仃大醉被曹操杀个正着 。另外韩猛也是个极其勇猛的人,只是在《三国演义》中极少被提到 。只有一次曹操想截袁绍的粮草,但是他犹豫不决,就是因为护送粮草的人是韩猛,可见他的实力是不容小觑 。
虽然袁绍手下有很多片实力非凡的将领,但是身为领导的他优柔寡断,错过了很多良机,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
曹操和袁绍
曹操,字孟德,沛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是当年丞相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 。曹操最后投奔了袁绍,这是怎么回事,曹操和袁绍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袁绍和曹操
汉灵帝之时,曹操官拜太尉,历经了四代汉帝,曹操崭露头角的时候还是震惊全国的黄巾军起义爆发之际 。曹操以骑都尉的身份领兵,同黄埔嵩一道大破了颍川的黄巾军,为平叛起义军立下了功劳 。后董卓入主洛阳,残害忠良,曹操刺杀董卓不成反造追杀 。曹操逃出洛阳,回到老家聚集了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是曹操投奔了袁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