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拿刀砍人的,却没见过清朝县令用口遁之术除山匪

市井之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的说法,就是怕小孩子看《水浒传》入了谜,养成了凶残好斗的习性 。
一本名列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说白了就是怀有正义感的土匪头头,带着一众造反人员如何为社会服务的故事 。可是土匪毕竟是土匪,梁山好汉们在攻城略地的时候也不可能“片叶不沾身”,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
在现实社会中剿除山匪还地方太平一直都是当政者比较重视的事情 。剿匪大多都要动刀动枪,然而有人纯靠一张嘴也能把土匪忽悠没 。
一、上任就是一个坑
清朝顺治年间,天下还处于征战和动荡之中 。一些被打散的军队残余仗着手中有些刀枪和一膀子力气,在崇山间开寨称“山大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
散兵游勇能干的,斗狠强人也能干 。在江西省崇礼县境内,有个叫罗汉七的猛人拉着一伙子人占山为王,无恶不作,祸及乡里,当地居民深受其苦 。老百姓难受,当官的也不好过 。
网络配图
罗汉七的势力一度达到了上万人,如此大的规模也就不把当地的父母官放在眼里了 。几任崇礼县令受不了他的恐吓,索性直接辞职回家种地去了 。也有敢正面对抗的,有一任县令想纠集兵马剿灭了罗汉七,谁知计划还没做好消息就泄露了 。得到消息的罗汉七直接将县令杀死在县衙,这下更没人敢触碰霉头 。
【见过拿刀砍人的,却没见过清朝县令用口遁之术除山匪】上边一看这样不行啊,所以只好调孙世荩来上任 。
二、文武全才
孙世荩,山西兴县人 。从明末起,那个地方就是明军和农民军的主战场之一,战乱遍及千里 。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伙被打散的农民军,全村人都往山上跑,只有他爬上了屋顶 。接着“嗖、嗖、嗖”连射了十余只箭,独自一人生生将一伙手中有兵器的游勇给打跑了!
在顺治年间,孙世荩当上了垣曲县的教育局局长 。可是孙局长不好好教书育人搞好教育工作,非要多管闲事 。当时垣曲境内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在孙局长的努力下,竟然招降了他们 。
虽然此事发生在山西的垣曲县,事迹却传到了大江南北 。正为自己治下发愁的江西巡抚一看还有如此之人才,于是痛下决心:我给你升官,你过来除匪 。于是孙局长摇身一变成为了孙县令 。
当时前任刚被杀死在县衙,罗汉七气焰遮天 。孙世荩左右权衡了一下形势,发现没人愿意跟自己去剿匪 。于是他就认怂了!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三、全靠一张嘴
孙世荩到任之后便给罗汉七去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无非就是我初到贵宝地,人生地不熟,有幸碰到您这样一位英明神武又讲义气的人物,请多多关照 。
罗汉七本来还打算带着上万人到崇礼县城游街呢,一看新县官如此识抬举,不禁十分高兴 。想来这个孙世荩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没见过阵仗的胆小鬼,自己稍微露露威风没准就能吓死他了 。于是两家暂且相安无事 。
一看稳住了罗汉七,孙世荩便采取下一步举措 。他叫来家中的仆人,问道:“我来此地就是要剿灭山匪的,你跟了我这么长时间也是个忠勇之人,是否愿意随我一同消灭那罗汉七?”
网络配图
还没待仆人表态,自家夫人先吓得嗷嗷之哭,“强盗势大,你手里又没兵勇,前任县令就是个例子,你这么做这不是虎口拔牙吗?”
孙世荩义正言辞地回答:“食君之实禄,忠君之事,这件事成功赖上天庇佑,不成功也是杀身成仁 。我不能因为要保全家人的性命就放任这股强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