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

1、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 , 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因此 , 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

【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的意义与来历】2、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 。
3、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 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 , 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