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楷模嘉靖帝如此尽孝:为给其父弄个称号大兴冤狱

核心提示: 明代以孝治天下,孝子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嘉靖与杨慎,都是堪称楷模的孝子 。嘉靖不惜大兴冤狱,也要为其父兴献王弄一个皇帝称号,杨慎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坚持父亲杨廷和议定的大礼 。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遗憾的是,嘉靖与杨慎都认真过了头 。
网络配图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那首《临江仙》,想必所有的三国迷都耳熟能详 。我11岁时读这首词,内心便受到感染,产生难以排遣的惆怅 。后来,当我第一次坐上渡船行驶在长江上,便禁不住吟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到词的结尾“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少年的我,虽不大理解这词中的苍凉,但仍然觉得这种感伤既让人亲近,又很害怕 。
等到成年后,我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并非罗贯中,而是明嘉靖年间的杨慎 。罗先生创作出不朽名著,但非杨慎之词,不足以表达他小说的主旨,可见这首词所含蕴的人世沧桑,具有多大的震撼力 。
但是,我现在却想让大家读杨慎的另一首诗:
网络配图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
归休已作巴陵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
这首诗名为《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是杨慎死前20多天写下的,语极凄伤,可谓字字血泪 。诗的背后,隐藏的是杨慎一生的巨大悲剧 。
一门三代进士,还出了一个状元
杨慎,字用修,别号升庵,出生于四川新都一个官宦世家 。祖父杨春,成化十七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 。杨慎是杨家入仕的第三代,正德六年24岁时参加会试,殿试第一成为本科状元 。一门三代进士,还出了一个状元,这样的家族不仅在新都,就是在全国亦属罕见 。
杨家三代官员中,官做得最大的当数杨廷和 。他入仕46年,除嘉靖三年丁父忧回家守制三年外,余下43年全在京城为官 。到武宗皇帝驾崩时,杨廷和已是首辅 。
网络配图
武宗一生亲近过的女人难以计数,却没有生下任何儿女 。因此,他这一死,便没有法定的子嗣来承继皇祚 。按规定,必须在武宗近支的宗藩中寻找一位“皇子”来承祧,主持这项工作的便是杨廷和 。
当时有三个人都有条件继承皇位 。经过一番考虑,杨廷和选中了朱厚熄 。朱厚熄的父亲朱祜杭,是孝宗的弟弟 。武宗皇帝是孝宗皇帝的独子,朱祜杭是他的叔叔,朱厚熄是他的堂弟 。
武宗皇帝死时,朱厚熄15岁 。在杨廷和主持下,朱厚熄继位 。
杨廷和谙熟朝廷掌故,朱厚熄来京后,他便要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办一个法律手续,过继给他的伯父孝宗皇帝 。这样,朱厚熄将以孝宗的儿子而不是侄子的身份来嗣位 。这种做法叫承祧 。朱厚熄满口答应,因为他知道,如果不答应,这个皇帝就轮不到他做了 。
【孝子楷模嘉靖帝如此尽孝:为给其父弄个称号大兴冤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