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失败三大误解:海战失利并非直接原因

最近 , 国内各大报刊登载了关于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文章 , 目的是通过重温历史 , 缅怀先烈 , 吸取经验教训 , 正确把握现实 , 更好地走向未来 。然而 , 有的作者由于对这段历史史料掌握不够 , 研究不透 , 对一些问题只看表面 , 却未看到事物实质 , 以至于“只为浮云遮蔽眼” , 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段屈辱的历史 , 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误解 。
误解一 , 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完全归结为是甲午海战的失败造成的 。120年前的甲午海战战败是历史事实 , 但从整个甲午战争来看 , 除了海战场还有陆战场 , 甲午海战只是甲午战争的组成部分 , 如果将整个甲午战争的失败一味地归结为海战场的失败 , 显然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从甲午海战的失败来看 , 有其必然性和深层次原因 , 但应当说 , 清政府腐败没落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
误解二 , 将甲午海战的失败全部归结到北洋海军身上 。在中国历次海上反侵略战争中 , 1894年爆发的甲午海战堪称规模最大 , 场景也最为惨烈悲壮 , 先后进行的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 , 北洋海军投入了几乎所有的战舰和兵力 , 与日本海上编队进行了殊死较量 , 给予入侵之敌沉重打击 , 削弱了日海军的实力 , 迟滞了日军的行动 。然而 , 时至今日 , 对北洋海军仍有一些不实指责 , 甚至有人把失败的罪责全推到北洋海军的头上 , 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虽然北洋海军在战略指导上存在一些问题 , 是导致甲午海战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但绝不是根本原因 。
【甲午战争失败三大误解:海战失利并非直接原因】误解三 , 将“主炮凉衣事件”看成是北洋海军管理松懈 。山东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悦通过对所涉事件军舰名称 , 事件发生地点、东乡平八郎的身份、故事版本的流传等细节的考察 , 证明“主炮凉衣”说法子虚乌有 , 是日本一厢情愿的编造 。一个被证实是谣言的故事 , 很长时间以来被国内外涉及北洋海军、甲午海战的著述乃至文学作品屡屡使用 , 并以此作为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 这显然是错误的 。
历史就是历史 , 事实就是事实 。甲午战争作为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重大事件 , 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 其失败的原因至今发人深省 , 给中国人民留下极其沉痛的记忆 。今天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关键时刻 , 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 认真总结教训 , 避免悲剧重演 ,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 , 在反思这段历史的同时 , 必须客观公正评价北洋海军及甲午海战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分析研究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 还历史以真相 , 还历史以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