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为何被后人称道?细思极恐!

说起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人人都略知一二,为他们的成功额手称庆,为他们的失败抚掌叹息!他们因行刺别人而名留青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世界观 。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信仰,深入人心 。可是细细思考起来,这些人就是刺客,采取的极端恐怖行动,真的值得被后世赞扬吗?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为何被后人称道?细思极恐!】故事梗概!
一、专诸刺王僚
专诸由伍子胥介绍给公子光 。公子光、伍子胥、专诸三人密谋刺杀吴王僚 。吴王僚爱好吃美味的烤鱼,于是专诸专门学习烤鱼技术,做得烤鱼美味无比,远近闻名 。公子光于是邀请王僚来自己家吃烤鱼,专诸将烤好的鱼呈上,作案的凶器就藏在烤鱼的肚子里 。专诸接近吴王僚后,抓住鱼腹中的匕首,赐死吴王僚 。专诸自己被卫士剁成肉酱!
网络配图
二、要离刺庆忌
公子光与伍子胥合谋,由专诸执行刺杀王僚后,王僚的儿子公子庆忌逃亡在外 。
公子庆忌是个厉害人物,在外招兵买马,想要报仇雪恨 。公子光因此坐卧难安 。伍子胥又给公子光,此时叫做吴王阖闾,介绍了看似弱不禁风的勇士,要离 。
三人密谋实施苦肉计,找借口杀了要离全家老少,并砍掉要离的右臂,使要离投奔公子庆忌时能得到其信任 。
公子庆忌果然对要离信任不疑,委以重任 。要离因此有机会接近公子庆忌,要离趁公子庆忌不做防备,用长矛刺杀了公子庆忌 。公子庆忌临死嘱托侍卫不要杀死要离,但要离自刎而死!
三、聂政刺侠累
韩国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国侠累廷争结仇,严仲子被迫逃亡 。遇到聂政 。他重金结交聂政,委托聂政刺杀侠累为自己报仇 。聂政独创龙潭虎穴,当街杀死侠累,并杀掉侠累的卫士十几人 。聂政因怕连累到严仲子及自己的家人,拿剑自毁容貌,挖眼剖腹自杀身亡 。
四、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继位后,加快统一六国的步伐 。眼见秦国就要攻打燕国,燕太子丹辗转找到荆轲,委托荆轲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借口献上燕国的大城市督亢的地图以及嬴政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出使秦国 。荆轲展开地图,图穷匕见,荆轲举起匕首刺杀秦王 。秦王躲闪开,随后用长剑击杀荆轲,将荆轲斩成数段!
这次四大刺客,出身都不是名门望族,而委托他们的不是朝中大官,就是公子,太子 。刺杀的人物,也是宰相,公子,国君之类的大人物 。
网络配图
因为得到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贵族公子们的厚待与信任,这些人舍生忘死,敢于闯入龙潭虎穴,用以报答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厚待!这就是所谓的侠义精神吗?
士为知己者死,何为知己?贵公子门平日里对平民百姓不屑一顾,用人之际,赏重金,与交游,同饭食,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假仁假义,真的能被看做知己吗?
本质是否在于人的阶级属性?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士以友好,下层阶级就要以命相报!这真的是侠义精神吗,这样的侠义精神未免过于狭义!
贵公子们的刺杀,为了争权夺利,为了家国利益,私心有之,公心我没有看到!被刺杀的人又有何罪?
吴王僚未尝不是一代明君,只因为阻碍了伍子胥报仇,阻碍了公子光的发展,便被刺杀!
公子庆忌为父报仇,秣兵历马,有何不可?伍子胥以及公子光定要斩尽杀绝,斩草除根!
侠累与严仲子纯属个人恩怨,侠累因为权力斗争失败,就必要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网络配图
燕太子因为和嬴政有私仇,加上燕国实力弱小,就出派刺客的阴招!
他们的动机光明正大吗、利国利民吗?‘完全没有!
那作为工具的刺客,他们行为的本身,又有何意义?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刺杀,刺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侠义,是为了报答恩主的知遇之恩!他们单纯又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