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天,因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屡次率兵进扰内蒙,威逼北京,康熙帝决意御驾亲征 。他命皇太子胤礽留守京城,负责处理各部院的奏章,监国理政 。
网络配图
那一年,康熙帝43岁,皇太子胤礽23岁 。
从现存清宫满文档案所详尽记载的“帝王家事”来看,此时,两人关系极为和谐,可谓父慈子孝,乐也融融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对自己选定的接班人相当满意,也格外关怀 。谁也不曾想到,十余年后,竟然会发生父子反目,胤礽的太子之位两度被废,最终幽死禁宫的悲剧 。
而如果不是胤禛失宠失势,就不至于引起康熙帝驾崩之日,皇四子胤禛(雍正帝)涉嫌“夺嫡”、继位“不正”的严重政治风波,胤礽的儿子弘历(乾隆帝)更没有机会创造辉煌的“十全武功”,清朝中叶以后的中国,很可能是另一番面貌了 。
历史不容假设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320年前,在皇权之争尚未变得尖锐时,康熙帝与太子胤礽是如何“父子情深”的吧 。
“臣所进鸡蛋,俱皆破碎”
康熙帝此番离京亲征,太子胤礽当家,父子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新变化 。之前当然是处事强势的父亲处处教导,儿子乖乖听训,如今,胤礽不仅要登殿临朝,代替父亲处理日常国政,还要操心远征在外的父亲之衣食冷暖,备办路途中所需之物,父子之间更多是互相依赖 。可胤礽毕竟年轻稚嫩,不熟悉家底,一时难免鸡飞狗跳 。
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已在征途中的康熙帝传旨,要求胤礽将宫廷内库所存的黄宝石送来 。胤礽急忙跑到府库翻找,无奈那儿的宝物堆积如山,琳琅满目,不知道父亲要的到底是哪一件 。焦头烂额之余,他只找到“黄且圆者一块”,又找到一块貌似的“黄宝石”,为免误事,干脆一并派人送上 。千里之外收到两块“黄宝石”的父亲,见状只有啼笑皆非了 。
【康熙远征噶尔丹时为何与留京太子写信来往讨论兔子】同年三月二十七日,胤礽在给父亲的奏折中又惭愧地承认错误,他写道:“臣所进鸡蛋,俱皆破碎 。”原来,这一回胤礽给父亲运送鸡蛋,他动了百般脑筋,让人用柳条篓斗装好,再以糠屑填塞缝隙 。他觉得柳条柔软,不会碰碎鸡蛋,没有想到篓斗却承受不住外力挤压,极易变形 。结果,经辛苦搬运送到康熙帝跟前的一篓篓鸡蛋,竟然无一完好 。
康熙帝大度地安慰儿子说,“以后装固进罢” 。于是胤礽又换用夹板篓斗,并改铺稻壳,但毕竟路途遥远,还是没有多少鸡蛋能安全送达 。胤礽只好自认无能,“以臣愚拙,常常破损,如何赍送,请皇父指教” 。将来要接管江山的儿子,运几篓鸡蛋都费煞思量,康熙帝更加哭笑不得,唯有答复道:“鸡蛋足用,以后见信则进,不则罢了 。”
胤礽这位“后勤部长”不称职的例子,远远不止一两桩 。比如他给父亲运去渔网,因包装欠佳,渔网中间被驼绳压断一二处,露出破洞,根本没法捕鱼 。他还送去自制小刀两把,可是刀身过硬,坑洼不平,康熙帝“手起刀落”,刀刃都掉下来了!康熙帝赶忙选派身边铁匠将刀重新打制,回赠给儿子,“以表心意”,并嘱咐胤礽仔细试用,从中学习技法 。
网络配图
当然,胤礽给父亲置办物品,也不是处处都搞砸 。他送去樱桃时,“连水呈进,以保其鲜”;朝臣进献的杨梅枇杷,虽不耐长途跋涉,也想办法要让前线的父亲尝尝鲜 。康熙帝收到这些时令水果、蔬菜,往往板起面孔,告诫儿子自己出征在外,不能贪图享受,此类物品不必再花功夫进呈 。但有时又体会到儿子的一片心意,忍不住朱批回复:“见此不胜喜悦 。”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抵达保德州(今山西西北保德县),准备渡黄河 。他乘坐小船,拉粗绳过河,往返横渡,非常迅速,满汉大臣见之无不称赞 。康熙帝非常满意,认为儿子送来的“绳索极好,甚为结实,毫无断裂” 。他在奏折的朱批中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胤礽,并说,“此甚奇之事寄告皇太子,使之高兴” 。
- 揭秘清朝康熙皇帝的后宫皇后为何接连暴毙
- 趣史:知识型皇帝康熙:曾自创地震理论
- 康熙帝的真实身高,康熙有身高多少
- 康熙到底喜欢哪个儿子?康熙中意皇十四子胤祯吗
- 历史上少年康熙是如何除掉权臣鳌拜
- 康熙与宫女苏麻喇姑之间是否真的有暧昧
- 康熙一次的大方,将此技术流传欧洲,现在只能买西方的东西
- 康熙贤内助孝诚仁皇后为何仅21岁就香消玉殒
- 康熙女儿固伦温宪公主为何这么年轻便死了
- 为何说康熙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处理方式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