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指的是哪一天 元旦的节日意义是什么

加载…
央视网消息(采访人员/阚春雨编辑/何越):辞旧迎新是很自然的事情 。换上新西装,忙着收拾,蒸宴,是岁月里不变的习惯 。然而,你探索过新年的起源吗?记忆中不变的“元旦”和“春节”,其实经历了很多变化 。
古代的元旦是什么时候?
夏历、商历、周历都是用月亮的圆缺来记录月亮,同时参考太阳的运行历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元旦据说是以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命名的 。《晋书》:“颛顼帝以正月为元,其实正逢元旦之春” 。
中国古代的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春节被古人称为“大年初一” 。新年有许多别称,如元日、香格里拉、郑超、三元和三朔 。
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了许多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慧表示,夏商周时期的“元旦”开始时间不同 。“丹”的字形是太阳刚出地平线,《说文解字》的意思是“丹,从太阳上看,上,下”;“朝”的“朝”也是“早晨”的意思,这是夏朝的观点 。商认为,新年是从天还没有亮的时候,鸡就叫起来开始的 。周朝认为这并不准确 。除夕子夜已过,又是元旦 。
现在的元旦从何而来?
现在,“元旦”是在每年的1月1日 。这个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毛巧慧说,这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引入了公历 。1912年,使用公历,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原来作为农历新年,农历新年改名为春节 。之后每年都有两次过年 。
在民国政府推行阳历的过程中,阴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民众并没有完全接受阳历 。毛巧慧说:“像政府机关、学校、群众团体、报社等 。,基本采用阳历,实际上是指进入现代生活的人使用现代时间;一般的农民、城市平民包括商人仍然使用阴历 。”
当时流行的一副对联表明了民众对这一政令的看法:“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在同一个历法里 。你过你的一年,我过我的一年 。”
【元旦指的是哪一天 元旦的节日意义是什么】18年,国民政府要求“废除旧历,普遍使用国历”,要求全国使用公历,废除旧历,取缔旧年,下令政府机关春节禁止放假;春节期间禁止一切庆祝娱乐活动;惩罚春节给学生放假的校领导 。各地政府极力推广国历,强迫民众以旧历过年的方式过元旦,并禁止旧历过年和旧历书籍 。春节期间,政府派警察到关门的店铺,强制开门,销毁元宝茶和水果祭祀,有的甚至罚款,一时间人心惶惶 。
新中国成立后,元旦和春节在国家层面重新确立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年号法,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
元旦和春节离得这么近,这两个“新年”怎么过?
说到“过年”,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春节 。在长期的调查中,毛巧慧总结了元旦和春节的区别:“都是节日,但内涵和情感不同 。”对于年轻人来说,元旦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节日,集体活动比较常见 。大年初一外出上学或工作的年轻人,一般会选择就地过节,直到农历新年才回家过年,与亲友团聚 。“所以元旦对年轻一代来说可能意味着三天假期 。当然也有商业因素在里面,也是一个消费的节日 。”
我们为什么庆祝新年?
毛巧慧认为,“过年是人类文化的特殊现象,是时间和传统的产物 。也是人类情感的聚合 。”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 。除了一般的物质满足,他们还寻求文化归属和精神安顿 。人活在现代新世界,心却存放在故乡和春节,不同于普通的可以替代或改变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有着相同的文化功能,但更充满了人情伦理 。要孝敬家族祖先,与亲人欢聚一堂,让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中得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