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顺治死亡的背后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顺治十八年 , 正月初六 , 夜里子时 , 深宫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 。就在顺治驾崩后的第三天 , 不满八岁的康熙登上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 。皇宫中很快恢复了平静 , 但是让人们迷惑的是 , 24岁的顺治皇帝 , 一向身体强健 , 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 , 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对于顺治皇帝的死亡 , 《清世祖实录》中的记载异常简短 , “丁巳 , 夜 , 子刻 , 上崩于养心殿 。为什么关乎生死的大事 , 以寥寥数字敷衍了事 , 甚至对死因只字未提?面随顺治死因存在的种种疑点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档案研究专家李国荣决定 , 从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中 , 解开这个困扰史学界多年的谜题 。
作为记录顺治皇帝生平最权威的档案——《清世祖实录》中有一段关于顺治死前的最后记录 。顺治患病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 。到初六顺治已经是病入膏肓 。《清世祖实录》中用了200多字记载了顺治死前的活动 , 而描述他的死亡却仅有11个字 , 时间 , 地点 , 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的线索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 , 清朝皇室家谱《玉牒》中也仅仅只是记录了顺治驾崩的时间 , 对于顺治皇帝的死因依然是避而不谈 。
网络配图
同样让人费解的 , 是顺治临死之前留下的遗诏 。因为在整篇遗诏中 , 顺治开列了多达十四条的朕之最 。为什么顺治会对自己平生所为如此内疚自责?这样的自责似乎很不符合一代天子离开人世时最后的心情 。
相传 , 顺治皇帝迷恋上了一位江南名妓董小宛 , 而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对此极为不满 , 设计害死了董小宛 。然而就在董鄂妃死后刚过百天 , 宫中传出顺治驾崩的消息 。短短一百天里 , 贵妃去世 , 天子驾崩 , 为什么这一切如此巧合?
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吴梅村 , 写下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 。诗中写道:“陛下寿万年 , 妾命如尘埃 。愿共南山椁 , 长奉西宫杯 。”当时顺治皇帝与董小宛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 , 人们不免猜想 , 吴梅村在诗中所写的陛下 , 不会就是顺治皇帝 。此外 , 诗中还写道:“可怜千里草 , 萎落无颜色” 。千里草——草下千里重叠 , 这分明是个董字 。于是 , 人们更加确信诗中的妾 , 指的就是董小宛 。而陛下 , 无疑就是深爱着董小宛的顺治皇帝 。反复研读吴梅村的诗句 , 人们对其中的一句诗 , 百思不得其解:“八极何茫茫 , 日往清凉山 。”据吴梅村笔记记载 , 诗中的清凉山 , 指的就是佛教圣地五台山 , 顺治生前从未到过五台山 , 为何诗中会说顺治“日往清凉山”?
清宫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 , 顺治皇帝14岁那年 , 在遵化打猎的时候 , 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静修的法师 。从这以后 , 顺治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顺治十四年 , 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 , 20岁的顺治在京师海会寺 , 同高僧憨璞聪见面 。憨璞聪对佛法的阐释深深触动了顺治 。从此 , 顺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顺治崇佛已久 , 而且早有出家之意 , 董鄂妃死后 , 他曾经一度伤心欲绝 , 无心朝政 , 病逝于养心殿也许仅仅是个对外托词 , 顺治并没有死 , 而是遁入空门 , 削发为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