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骂人有门道即赚钱又有面子

在清朝后宫太监分为三六九等 , 等级差别悬殊 , 日常生活自然也是有天上地下之分 。总管和首领太监的生活享受和皇帝、太后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
就拿吃来说 , 比如侍候慈禧的李莲英和侍候隆裕太后的小德张 , 他们吃饭就和太后一个灶炉 , 要讲菜的味道 , 有时候调配的比太后吃的还要好 。他们每顿饭的主副食够一个人一个月用的 。
在穿的上面 , 也全是绫罗绸缎 , 虽然形式上不能和皇帝一样 , 舒适性却是差不多;住的房子里面陈设也很讲究 , 闲来无事在宫里养养哈巴狗 , 日子过得滋润潇洒 。
这些总管和首领还有一份让人羡慕的美差事 , 就是“奉旨骂人” , 骂人是次要的 , 关键是这其中藏着很大的猫腻 , 绝对是一门即赚钱又讨好的活 。
清末有两位很著名的人:一位是清末的大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张百熙 , 另一位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唐绍仪 。这两位大人物都做过邮传部的尚书 。邮传部刚成立时 , 张百熙和唐绍仪不和 , 两人经常互相上奏章参劾对方 , 局面闹得不可开交 , 朝廷被他们折腾的够呛 , 就不偏不倚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两人“均着传旨申斥” 。
所谓申斥 , 就是官员违犯或是触怒了皇帝、太后 , 却也没够得上触犯法律 , 于是皇帝谕旨申斥违纪官员 。皇帝或太后将要申斥的內宫先大致讲一遍 , 然后由太监去代言 。京官由太监传宣 , 外官则由各地督抚代宣 。用现在的话来说 , 就像是官场上的严厉批评或是口头警告 。
被申斥者 , 需要跪听宣旨完毕 , 然后还要虚心接受皇帝的痛骂 。拿京官来说 , 不管职位高低 , 如果遇到申斥 , 就要受到太监诸如“混账王八蛋”之类的破口辱骂 , 其情状非常不堪 。
奉旨去骂人 , 对太监来说有很大的随意性 , 只要主题思想表达完整就可以 。一般捞到这等美差的太监 , 在斥骂时可以酌情处理 , 是骂的重还是轻 , 骂还是不骂都有很大的余地 。如果银子花的多 , 事先贿赂了太监的话 , 免去辱骂都有可能 。上面提到的张百熙和唐绍仪在遭到“传旨申斥”后 , 两人受到的境遇就完全不同 。
唐绍仪得知被申斥的消息后 , 事先送了400两银子给代皇帝申斥自己的太监 , 因而在申斥过程中 , 太监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官场上的话 , 让后就让唐绍仪下去了 , 基本上就没有骂 , 虽然花了不少银子 , 但留住了面子 , 这笔买卖不算吃亏 。
而张百熙就完全不一样 , 他仗着自己是朝廷重臣 , 觉得怎么着太监也会给点面子 , 因而他没有行贿 。结果在跪听申斥时 , 太监开口大骂 , 骂完了还不忘喝一声“混账王八羔子滚下去” 。张百熙那受过如此屈辱 , 遭此一骂 , 心中始终不能舒畅 。
同样是申斥 , 内容、态度和被骂者轻重却可以有如此大的变化 。当然 , 不仅仅是张百熙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还有更离谱的 。
清末一名叫胜保的将军 , 也受过一次“恶骂申斥” , 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 , 自以为身份高贵 , 又曾任大学士协办军务 , 所以没把申斥的太监放在眼里 , 自然也不会打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