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王气收:定都南京的王朝为何都短命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邑旧地筑石头城 。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 。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 。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317~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 。东晋以后,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 。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 。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 。
网络配图
关于南京的风水,当年蜀国军师诸葛亮顺江而下时,看到金陵古城,不禁失声惊叫:“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东晋大臣王导也曾说:“建康,古之金陵 。”然而,十分奇怪的是,这座王气旺盛的古城,定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却都短命,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 。后来,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维持了9年;有人认为,楚王埋金以镇王气,风水没了;有人认为,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龙气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城还没有成为城的时候,先是吴王的属地,后来被越王占领 。接着,楚王又赶走越王,驻军江边的狮子山 。有一次,楚王巡视自己的疆土,登上狮子山,环望四周,看到此处风景雄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突然,楚王的脸色由晴转阴 。大臣们忙问原因,楚王烦躁地说:“这地方风景虽好,但王气太盛!”大臣们表示要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这里再出帝王,于是征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有一巫师来应征,设计了一个方案,即在狮子山上埋一批黄金,用黄金镇压此地的王气,可保不再出帝王,此乃黄金“镇王气” 。楚王同意后,大臣们马上操办在狮子山顶挖坑砌砖,埋下一批黄金 。
按皇家习惯,一般地上的建筑物称为宫,地下的建筑物称为陵,埋金子的地方自然就叫“金陵”了 。这个地方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金陵邑”,“邑”是比“州”级别低点,比“县”级别高点的军事重镇的建制 。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金陵的名字 。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龙气 。
网络配图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金陵 。秦始皇深深被这里虎踞龙盘的气势所吸引 。但是,陪同左右的是方士常生、仙导却沉默寡言 。秦始皇问:“金陵形胜,气象万千,两位何故沉默寡言?”两位方士忧心忡忡地对秦始皇说:“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
秦始皇大惊失色,他自认为自己是始皇帝,自己的子子孙孙永为天下一统的皇帝,怎能容忍金陵有别的天子出现?于是赶紧询问对策 。两位方士指着不远处的方山说:“方山地处金陵东南,你看,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 。天印,自然是上天赏赐的官印,决定了金陵之地的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 。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气 。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皇帝之位千年万世、万万世了!”
秦始皇见金陵城北的狮子山、马鞍山气势宏伟,于是命令将此两座山也断了山脉,并将金陵改称为秣陵 。秣陵意为饲马的草料场 。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大量军士开始了行动,方山被截断,淮水也贯穿了南京城 。
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