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早年生活之迷:胯下之辱是忍耐还是无奈?( 二 )


最后,南昌亭长的老婆就想了一个办法:半夜起来做饭,天亮之前把饭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 。韩信早上起床,摇摇荡荡来吃饭,一看饭已经吃完了 。韩信当然明白了,人家是讨厌他了,他一赌气,就和南昌亭长绝交了—— 我不跟你玩儿了——他脾气还大得很 。
网络配图
然后他跑去干什么?跑到河边去钓鱼 。你想想他这种没本事的人,我估计那鱼大概也是钓不上来的 。正好,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到河里面洗一洗 。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都自己带饭,其中有一个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饭给韩信吃 。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明天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吧 。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您 。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
所以,此时的韩信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因为他不讨人喜欢,大家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会来羞辱他 。有一天,淮阴市面上一个地痞无赖就跑来羞辱韩信,说,韩信你过来,你这个家伙,个子是长得蛮高的,平时还带把剑走来走去的,我看啊,你是个胆小鬼!他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上来一大群人看热闹 。这个家伙气就更盛了,说,韩信你不是有剑吗?你不是不怕死吗?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剑来刺我啊!你敢给我一剑吗?不敢吧?那你就从我两腿之间爬过去 。
大家都看着韩信 。是杀啊?还是爬啊?韩信怎么样呢?司马迁用三个字来描写:“孰视之” 。这个“孰”用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但是跟成熟的“熟”是通用的 。“孰视之”就是盯着他看,看了一阵子,他把头一低,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去了,然后趴在地上 。看到这个场面,一市人皆笑——整个街上的人都笑,这就是有名的韩信遭受“胯下之辱” 。
胯下之辱对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奇耻大辱啊,而我们前面讲过韩信是一个破落的贵族,是一个士,谁都知道一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 。韩信为什么接受这样一个奇耻大辱呢?他还是不是个士?他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呢?
韩信既然是英雄,而且“所挟甚大,其志甚远”,那么他在这个各路英雄大显身手的时代就不会无所作为 。韩信是怎样成为风云人物的?他从军后,在项羽和刘邦那里都不得志,他的命运又是怎样发生转变的?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 。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韩信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 。韩信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韩信这个时候的情况司马迁用了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当时韩信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又投奔了刘邦 。
网络配图
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刘邦让他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就是公关先生 。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 。这个时候韩信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 。那么,有一次韩信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 。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 。轮到韩信了,刽子手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这时候韩信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夏侯婴 。夏侯婴是什么人呢?夏侯婴是刘邦的哥们儿,从小就跟刘邦在一起,跟刘邦一块儿起义,再之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职位翻译过来就是车夫,是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大家要知道,按照当时的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级的官员;当然当时刘邦还不是皇帝,是一个诸侯王,那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 。韩信看见夏侯婴了,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