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颁布法律的原来是这样啊

古代法律怎么颁布?夏商周时期,甚至连纸张都没有,只有用小刀在竹子上刻写 。那么问题来了,法律是严肃的,订立之后不可以篡改的,竹子虫蛀腐烂怎么办?有人篡改怎么办?竹子刻写的法律,只有少数人知道,不利于法律的普及,也缺乏法律的庄严性 。于是当时的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给法律以高度的重视,使法律显得庄严、神圣 。我们现代人绝对想不到的办法——铸鼎 。
【古人是怎样颁布法律的原来是这样啊】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用青铜铸鼎 。青铜金属熔化后,浇注而成的大鼎,用以表达法律的篆体汉字是与大鼎融为一体浇注而成的 。这种青铜鼎立于国家京都或皇室宗庙,大气、厚重恢弘 。象征圣神不可动摇 。
网络配图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
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