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凭借什么得以让汉高祖放心、百姓爱戴( 二 )


注意细密勤奋的自我形象塑造 。既然做了人家的下属 , 萧何唯一的心思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刘邦十万大军开进咸阳 , 秦王朝的首都一时成了汉家军的游乐场 , 唯有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律令图书藏之 。”只有萧何到档案室收集秦的法令文书、地母图册、行政户籍等资料 , 登记造册、妥为保管 , 以备后用 。半年后 , 汉王刘邦还兵平定三秦 , 萧何手中的资料发挥了大作用 。对于一位如此敬业、细心又有远见的人 , 刘邦怎能不信任倚重?
坚定不移秉持与上方的相处之道 。刘邦重新占领关中 , 领兵东进去攻打项羽 , 留萧何为其驻守大后方 。萧何除了把各项事务办得井井有条 , 日理万机之余 , 他牢记着一件事 , 就是“辄奏上 , 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 , 辄以便宜行事 , 上来以闻 。”再忙再辛苦 , 萧何事无巨细都要及时派人向刘邦去请示 , 等点头了他再办;一时实在来不及请示的 , 刘邦一回来他便马上去说明原委 。
网络配图
这是萧何深得刘邦信赖稳坐相位的最大秘诀 , 也是权力场上副手们赢得赞许的不二法门 。凡擅自做主好喧宾夺主的二把手 , 一般都是遭上司厌烦最终短命 , 三天半一把手就开始防范你了 。萧何不惜矫枉过正 , 你不想让我请示汇报我也要不厌其烦地请示汇报 , 让你这个一把手踏踏实实把心放在肚子里总比嫌我啰嗦要好千倍万倍 。
荣誉功劳面前的淡定自若 。刘邦打败了楚霸王建立了大汉王朝 , 着手论功行赏 。这时候 , 很多人沉不住气 , 站出来自我标榜 , 争功请赏 。萧何则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 一如既往默默地照常踏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最终刘邦拍板 , 萧丞相为“大汉第一功臣” , 位列座次第一 , 同时“赐带剑履上殿 , 入朝不趋”的特殊待遇 。这是萧何的又一过人之处 , 荣誉不是靠自己喋喋不休去争取所能得到的 , 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 此其一;争功这一举动的本身 , 不仅无助于得到奖赏 , 反而使你已有的功劳大打折扣 , 此其二 。萧何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些争抢功劳的人 , 所缺乏的正是萧何这样的胸襟与洞察世事的能力 。
【萧何凭借什么得以让汉高祖放心、百姓爱戴】留心随时化解猜忌疑虑 。吕后利用萧何诱杀了大将韩信 , 刘邦正带兵在外平叛 , 在前线听取了诛杀韩信的全部经过汇报 , 一方面赞赏萧何的忠心 , 一方面他也知道让老丞相扮演那样一个角色 , 其心理上的煎熬可想而知 。于是高祖决定加以抚慰 , 赏赐了萧何许多财物 。
萧何见高祖这时候赏赐自己 , 立即会意 , 但他不愿让皇帝把他协助诱杀韩信看成是被迫无奈 , 他要让刘邦明白 , 一切都是他作为一个臣子、一个二把手心甘情愿去做的 。萧何拒绝了汉高祖丰厚的赏赐 , 不仅如此 , 他还拿出全部家财捐给征战的将士 。智者是用“心”交流的 , 刘邦给萧何以赏赐欲表示安慰但实质上反映了其心底的猜疑 , 萧何立马用行动传递给刘邦一个信息:臣从不看重高官厚禄 , 不在乎财富 , 臣之心思只求为您、为大汉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面对这样的副手 , 哪一个正职会不放手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