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道!萧何告诉你什么才叫识时务?

自古有很多至理名言,其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很出名的一句,今人还很频繁的使用此句 。那么,怎么做才真正叫做“识时务”?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
1、不愿入朝为官
萧何在未追随刘邦起事前,是秦朝沛县的小官吏 。秦朝御史到泗水郡督察工作,萧何被抽调随御史属官去办事,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 。萧何因此被提升担任泗水郡卒史,年度公务考核名列第一 。秦朝御史打算入朝进言征调萧何,萧何一再辞谢,这才没有被调走 。
网络配图

萧何为什么不愿入朝为官?因为他可能对天下大势已经有所预见,意识到秦王朝的政权无法长久 。也就是说,识时务,需要看透大势 。
2、必要时,需要纳“投名状”
汉二年(前205),刘邦联合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被留下来守卫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 。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等事,萧何总是事先向刘邦禀报,得到刘邦同意后,再施行这些政事;如果来不及禀报刘邦,萧何便酌情处理,等刘邦回来后再向他汇报 。可见,此时的萧何权力已经极大 。
【君臣之道!萧何告诉你什么才叫识时务?】汉三年(前204),汉王刘邦与项羽在京县、索城之间对峙 。期间,刘邦曾多次派遣使者“慰劳”萧何 。有个叫鲍生的人对萧何说:“汉王在前线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来慰劳您,这是有怀疑您的心意 。为您着想,不如派遣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到军中效力,汉王必定更加信任您 。”
萧何听取了鲍生的谋划,把能打战的族人全部派去战场,交给刘邦指挥,这相当于是向刘邦纳了“投名状” 。刘邦收到萧何的“投名状”,果然十分高兴,不再“慰劳”萧何 。刘邦夺取天下后,论功行赏,萧何功居第一,群臣不甚服气 。刘邦旧事重提,说:“诸位只是单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 。而萧何让自己本族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
网络配图

3、有些事主子不便开口,需要心领神会主动为主子分忧
汉十一年(前196),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前往平叛 。刘邦尚未归来,韩信的手下向吕后(吕雉)密告韩信谋反 。吕后找萧何商量对策 。萧何于是设计诓骗韩信至长乐宫,将韩信扑杀 。
想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力推韩信为大将,对韩信是何等重视与推崇?然而时至今日,萧何为什么对韩信却是说杀就杀,下手毫不留情?
有人认为,萧何这是屈服于吕雉yin威,与吕雉同流合污 。不过我以为,萧何如此决绝杀韩信,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萧何早知刘邦心意 。
在刘邦打败项羽坐上龙椅后,韩信便成为刘邦心头上最大的一块心病 。刘邦想杀韩信,却又没有足够的理由 。对此,萧何可能心知肚明,故而他才会毫不犹豫地配合吕雉对韩信痛下杀手 。假如刘邦没有杀韩信的意思,萧何怎敢杀韩信?
后来,刘邦听说韩信被杀,便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萧何的卫队 。刘邦此举,便足以说明萧何猜中了刘邦的心意,他杀韩信是替刘邦解决了一大难题 。
网络配图

4、封赏未必是宠信,不该拿的就别拿
萧何因为杀韩信而得到刘邦的加封,许多人都向萧何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哀悼 。
召平原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沦为平民,家中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 。召平种的瓜味道甜美,人们便依据召平的封号,称他种的瓜为“东陵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