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大同中学家访高三生作心和心沟通

高中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大同中学家访高三生作心和心沟通

高三学生小张家住南汇祝桥镇,两年前以“零志愿”被位于黄浦区的大同中学录取 。令小张全家颇感意外和惊喜的是,开学前夕,新高三班主任冒着酷暑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家访,给孩子鼓劲 。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说,每年,大同中学都有数十名外区学生通过“零志愿”“推优”等形式录取 。学校仅要求高三教师对家住内环的考生进行上门家访 , 但老师们都会自发走访每一户家庭,无论路程远近 。老师们说,不管现代通讯手段多发达,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处于高三关键阶段的孩子和同样紧张焦虑的家长们来说,是不可取代的 。

【高中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大同中学家访高三生作心和心沟通】不怕酷暑不畏路远
下午3时从位于学校附近的家出发 , 直至深夜近12时才踏进家门,以一个下午,小张的班主任沈爱玉跑遍了南汇、周浦、川沙、闵行的5户人家 。沈老师的丈夫正好这天休息,便心甘情愿为妻子做起了“车夫”,当天,车内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高达45OC 。“如果让学生觉得 , 因为我家住得远,老师就不愿意来了 , 他们心里会有疙瘩 。”沈老师说 , 宁可自己辛苦一点,也要趁着家访的机会,对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多一些了解 , 并且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 以利高三并肩奋斗 。

“ 老师那么远过来,我们都非常意外!”小张的爸爸坦言,孩子升入高三了,自己确实非常忐忑 。为了全力助考,他辞了职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打算陪儿子度过高三,但又怕自己的紧张情绪反而影响了孩子 。沈老师一个多小时的家访,着实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暑假生活如何安排,学习用品如何准备 , 每天时间怎么安排,多少时间要做下小结,如何检查学习效果……沈老师叮嘱的内容详细实用 。“老师说的话总是比我们家长管用,沈老师建议学生自己给高三一年做一个学习规划,两天内儿子就写好发邮件给老师了 。”张爸爸觉得,老师穿越大半个上海来家访,这一举动本身就对孩子是个触动 。

交流沟通发现问题
电话、网络等各种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为何还要坚持面对面交流?沈爱玉觉得,有些问题,是必须通过当面聊,现场观察才能发现和解决的 。她发现,郊县学生家长学历水平普遍不高 。很多家长会问相同的问题 , “孩子学的东西我都不懂,怎么辅导?”此时,沈爱玉就会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家长,虽然无法辅导学业,但是,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为了目标拼搏的经历对孩子来说都非常有价值 。这么一说,既给家长添了自信 , 更帮助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了威信 。家访中 , 沈爱玉也发现,在很多家庭,妈妈都占据了家庭教育的绝对主角 。结果便是,爸爸看到孩子的不足就是一味的指责 , 妈妈则会显得啰嗦唠叨,引起孩子反感 。“家长要少问一些怎么了,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听听孩子的想法 。”沈爱玉希望,自己的建议能为亲子关系在高三这一特殊时期,涂上润滑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