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在鸦片战争前的装备水平,竟然连二百年前的明末军队都不如?

中国近代史 , 是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惨败为开始 。
顶着“天朝上国”名号的大清军队 , 坐镇本土海岸线上 , 面对杀上门来的几千英国远征军 , 却是败绩连连 , 连总督总兵级的高官都殉难好几位 , 可敌兵都拼不死几个 , 最后在南京含恨签字 , 订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两年来的耻辱挨打场面 , 正如上世纪末 , 一部火遍全国的军旅电视剧里 , 男主人公凭吊虎门炮台时的悲愤怒吼:“中国再也不能有这种仗 , 人家死几个人 , 我们死好几万!”
由于败得太惨 , 这场战争中清军的装备表现 , 也是受够了后人抨击 。有个说法也就长期流行:清军在鸦片战争前的装备水平 , 竟然连近二百年前的明末军队都不如 。
难道 , 自康熙年间起承平两个世纪的大清朝军队 , 真原地退步到这程度 。其实 , 探究一下“清军装备不如明末”这句吐槽背后的真相 , 不为争明清之间的短长 。或许 , 还有着永不过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精进的清军枪炮
其实乍一看去 , “清军装备不如明军”这观点 , 实在是错的离谱 。当年清王朝能够取代明王朝 , 一个重要成功经验 , 就是装备方面的逆袭 。尤其是火器装备 。最典型的 , 就是清军的鸟铳装备 。
以《满文老档》等原始史料证明 , 早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 , 八旗就开始积极学习鸟铳制造 。到了清军一统天下后 , 鸟铳更成了清军部队的出名杀招 。比起明朝五花八门的各式小型火器来 , 清王朝做到了去粗取精 , 淘汰了大量华而不实的装备 , 集中装备鸟铳等精良火器 。到乾隆年间清军平定西北叛乱等重大战役时 , 清军的火枪装备比例 , 更高达一半以上 。
而且除了数量外 , 清代鸟铳的工艺 , 比明代也是大幅度提升 。就连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帝王 , 都热衷于玩枪打猎 。明代时中国就率先突破的“自生火铳”技术 , 到了清朝时更是发扬光大 , 且一度充分吸收同时代的西方科技 。比如特供给清朝皇室打猎的各类鸟铳 , 不单做工十分精美 , 且都是燧发枪技术的犀利火器 , 技术水准足以媲美同时代的西方 。特别是其中的“御制鸟枪” , 今天更是火遍欧美收藏圈的珍贵藏品 。好些欧洲兵器爱好者都是边惊叹边感慨:清军装备这么好 , 怎么战场上还被打得这么惨?
而比起鸟铳来 , 清军的火炮 , 更是在清军取天下的战争里 , 立足了汗马功劳 , 无论是轻型的虎蹲炮 , 还是积极引进西方科技的重型红衣大炮 , 都是清军一统天下时的必用大招 。特别是重型的红衣大炮 , 多次为清军攻破明朝各式要塞堡垒 , 可以说没有红衣大炮 , 清军很难一统天下 。而在清军开国后 , 强大的红衣大炮更是打出国门 , 在著名的雅克萨之战里暴打沙俄侵略者 , 杀得野心勃勃的俄罗斯人数百年不敢南下 。
所以说 , 如果看清军火器装备的账面实力 , 无论鸟铳还是重炮 , 比起明末明军来 , 都是全方位超越 。但要是放在鸦片战争前夜的清军身上 , 这强大实力 , 却是严重注水 。
二:严重注水的真实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