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孙策:娶走第一姐妹花的三国风流少年

周瑜在三国中虽然不是天下第一名将,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弱冠之年而名震天下,领天下第一名战——赤壁之战,得天下第一词人——苏轼,作天下第一豪词——赤壁怀古,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侠骨柔情,概莫如是!
周瑜是扬州庐江郡舒县(舒县的故城,在今天庐江县城之西)人 。父亲周异是洛阳县的县令,叔父周尚其后是袁术的丹阳太守,祖父做过什么官,《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没有写明白,有一位“从祖父”周景,以及周景的儿子周忠,均做过汉朝的太尉(所谓“从祖父”是伯祖父,也可能是叔祖父 。这种语义模糊的字眼,在中国文言文里很多,在西洋语言中更多,例如cousin可能是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也可能是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并且可以被用来泛称远房的任何同辈或不同辈的亲戚) 。
网络配图

有两个cousins当过太尉,周瑜当得起“世家子”三个字 。恰巧,孙坚为了本人要出去打董卓,家眷留在长沙不能放心,也不太愿意送他们回吴郡富春县(浙江富阳)去住;却看中了这庐江郡舒县的地方,把家眷搬到了舒县来安顿 。也许,孙坚与周异或另一位本地人是好朋友,是他所信赖得过的,堪以“托妻寄子”的人 。
周瑜和孙策同年,小一个月,很快就与孙策成了“总角之交” 。舒县的县城不大,青少年很容易碰面,即使他们的父亲并不互相认识 。
在当时,周瑜的家境要比孙策的家境富裕得多 。周家是“土著”,而孙家是寄寓之民 。周瑜好客,爱朋友,生性慷慨,于征得家里长辈的同意之后,就把城内大路南边的大房子让给孙策住了(不会是让给孙策一个人带了仆役来住,而极可能是让给孙家全家来住 。孙策当时还是一位少年,不曾结婚) 。
周瑜对孙策“升堂拜母” 。这是古人的一种进一步做朋友,以兄弟之礼相待的一种表示 。孙策渡江进攻刘繇之时,周瑜奉了叔父周尚之命,带兵、粮接济他 。孙策在江南(当时称为江东)站稳了以后,周瑜放弃他在居巢县的县长地位,于建安三年来吴郡(曲阿县)投奔孙策,孙策不只是亲自出城来迎接他,不只是分给他五十匹马、二千名兵士,而且道给他一队“鼓吹”(军乐队),送给他一座很好的住宅 。
网络配图

这时候,他与孙策均是二十四岁,两个人都是翩翻少年 。老百姓在背后称呼孙策“孙郎”,称呼他为“周郎” 。
孙策送给周瑜以“建威中郎将”的名义,叫他驻扎在牛渚(采石矶);不久,又叫他做春谷县的县长(春谷县城旧址,在今天安徽繁昌县的西北) 。
孙策有志于对黄祖报杀了父亲孙坚之仇,向西进军;便任命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一起带兵出发,攻下了(安徽潜山的)皖城 。
他们在皖城遇到桥老太爷与两位美丽的桥小姐 。桥大小姐、桥二小姐(俗写为大乔、小乔) 。孙策娶了桥大小姐,周瑜娶了桥二小姐 。两对璧人,留下了千古佳话 。今天安徽庐江县的人,仍以这两位桥家小姐为荣,相信她们是出生在庐江的美女 。
据记载: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 。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
网络配图

孙策与周瑜等人继续前进,在寻阳(黄梅附近)击溃了袁术的庐江郡太守刘勋的部队;又在武昌附近对黄祖打了一个硬仗;回师向东,取了华歆当太守的豫章郡;分出几县,成立了所谓庐陵郡 。
孙策回去曲阿,叫周瑜率领重兵,坐镇(江西峡江县之北)的巴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