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竟也有小朝廷:揭秘后希特勒帝国的内幕

导读:1945年4月30日 , 希特勒自杀身亡 , 曾经骄横一时的第三帝国宣告灭亡 。然而 , 一小撮纳粹残余却依然满怀激情和梦想 , 在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海滨小城组建了新的“帝国政府” 。德国《明镜》周刊日前披露了这个仅仅维持3周 , 却上演了德国近代史上荒唐一幕的“后希特勒帝国”的内幕 。
希特勒留下遗愿
1945年的4月30日下午6时许 , 第三帝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收到党秘书长马丁·鲍曼从柏林发来的一份电报 。电报中称 , “伟大的元首”已经任命他为接班人 。邓尼茨在回电中激动地将即将失败的战争称为“德意志人民历史性的抗争” , 并承诺要把“元首”救出柏林 。直到第二天一早 , 邓尼茨才得知 , “伟大的元首”已死去多时 , 而他也立刻成了“大德意志帝国”的新“元首” 。其实 , 希特勒在遗嘱中已安排好新内阁人选:总理由宣传部长戈培尔担任 , 马丁·鲍曼出任党主席 。可惜 , 希特勒的遗愿没能实现 , 因为这两人随后也自杀身亡(鲍曼究竟是死在柏林还是逃到了南美洲 , 是20世纪的一大悬案编者注) 。于是 , 邓尼茨重新组建内阁 。他召集300多名旧政府成员 , 于5月2日来到德国北部荷尔斯泰因州奥丁城 , 在这个小县城的地方办事处进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之后 , 他们又在附近的波罗的海小城弗伦斯堡建立了新的“帝国” , 试图在9名新部长的协助下苟延残喘 。
这“9人内阁名单”为:内政部长威廉·斯图卡特:此人曾参加过1942年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并协助草拟屠杀欧洲犹太人的计划;农业部长赫伯特·贝克:他曾长期致力于东欧德占区的饥饿政策;国家首席秘书奥托·奥伦道夫:他曾是对苏战争突击队负责人 。其余的重要职位基本不变:阿尔伯特·施佩尔仍担任经济部长;弗兰兹·塞尔特继续领导就业部;邮政和交通部长依然是尤利乌斯·多普穆勒 。希特勒的财政部长科洛希克则被委以重任 , 不仅接任外交部长、帝国首席部长 , 同时就任总理 。内阁成员总结认为:新帝国进行军事行动已毫无希望 , 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 , “从布尔什维克的屠刀下救出尽可能多的德国同胞” 。
乘希特勒奔驰上班
这些纳粹残余开始一本正经地处理“国家大事” 。新政府设在弗伦斯堡海边一个结实又庞大的红砖别墅里 , 这里曾经是第三帝国米尔维克海军学院所在地 。不过 , 政府刚建立 , 坏消息就不断传来:意大利全面停火;柏林沦陷 , 苏联红旗插上帝国国会大厦;西北德军向盟军投降;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德军放弃抵抗……即便如此 , 这些破产的统治者们仍狂热地参政议政 。他们首先要求建立新的教会部以继续行纳粹礼 , 建立有秩序的国家 。
邓尼茨很喜欢学希特勒的派头 。虽然他的私人别墅和政府大楼只有500米距离 , 他仍每天乘坐希特勒的那辆黑色奔驰“上班下班” 。他还让下属们继续称呼他“伟大的元首先生” , 并在自己的领地悬挂帝国国旗 。每天早上10点 , 内阁成员还聚集在“内阁会议室”米尔维克海军学校一所破旧的教室里 , 为“国家大事”操劳 。他们讨论的话题很多 , 比如新的象征国家尊严的标志 , 内阁改革 , 新的教会部长 , 一系列国家计划等等 。各部长也有自己的重要话题 。交通部长多普穆勒打算在6周内重新制订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内政部长斯图卡特要保证帝国法律的延续性;首席秘书奥伦道夫建议建立“情报部” 。邓尼茨则授予阿尔弗雷德·约德尔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 以表彰他代表德国签署战败书的“壮举” 。最忙碌的要数农业部长贝克:他的部门主要负责满足政府职员们的吃喝 , 特别是酒精的大量需求 。醉醺醺的工作状态没有影响这些人的工作效率 , 他们疯狂撰写各种会议记录以及成堆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