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后凤冠为13花树铜钗内现千年棉花木销

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家单位合作的隋炀帝萧后凤冠修复工作,日前进入尾声 。负责这一工作的“三秦学者”杨军昌向采访人员透露,他的团队在铜钗内发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棉花和木销 。在他看来,它们能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中能保留至今,确实难能可贵 。
网络配图
2013年,扬州发现隋炀帝及萧后的墓葬,考古发掘首先在萧后的墓室中清理出了8把钗 。随后,凤冠被送至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进行进实验室考古清理,又发现了4把钗,与史书中关于隋代皇后佩戴12把钗的记载相吻合 。
【萧后凤冠为13花树铜钗内现千年棉花木销】网络配图
这四把钗,钗首和钗脚中空,透过X光发现两部分通过两根管状物连接 。经过进一步的提取分析,文物工作者分析,应该为木销 。为了让钗首和钗脚插得更加紧密,当时的工匠在木销上包裹了棉花 。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文物工作者用镊子将这些棉花轻轻向外拉拽,还略感吃力 。
扬州地处湿润的江南地区,木制品和棉织品难以保存,所以扬州市考古所所长束家平分析,这也与铜钗密封的严密有关 。
网络配图
除了发现棉花和木销之外,杨军昌的团队还在凤冠上发现了花蕊、小人、丝织物残留的痕迹、以及领带状的装饰 。有意思的是,史书中记载,皇后冠饰应佩戴12花树,但萧后的冠饰上却发现了13花树 。
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隋唐时代等级最高的冠饰,公众一直关心复原之后的萧后凤冠究竟长什么样子 。但杨军昌却卖起了关子,称冠饰的仿制品很快就会公布,同时也会回到扬州进行展出,届时一切谜底都将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