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千年古墓之谜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人们称之为一代女皇 。那么武则天死后又安葬在何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则天墓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气势雄伟壮观 。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 。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 。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 。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 。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 。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 。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 。
“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 。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 。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千年古墓之谜】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号乾陵 。实际上是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自郭沫若以来,现代人认为这是二帝合葬墓,但这并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观点 。因为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将大唐江山归还给李氏皇族 。为了死后能有栖身之所,武则天自己宣布废去自己的帝号,请求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将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 。唐中宗答应了母亲的这个请求 。所以在礼制上乾陵仍然属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
乾陵被称“天下第一陵”
自古以来,乾陵在史书中一直像其他的帝后合葬墓一样,被视做唐高宗的陵墓,武则天是附葬于其中的皇后 。解放后,由于郭沫若对武则天非常推崇(郭沫若崇拜独裁者),于是带头把唐高宗乾陵称为二帝合葬墓 。加之现代为促进旅游,一些不顾历史事实的宣传,把乾陵称之武则天陵 。更有甚者,据此来讨论武则天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称为“乾陵”,完全不知道乾陵本身是唐高宗和皇后的合葬墓 。
2012年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回应勘探武则天墓:该消息是子虚乌有 。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