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段誉:他是否算是好皇帝?( 三 )


网络配图
除了马匹和茶、丝绸、瓷器的贸易 , 大理国的使臣以及商人还注意采购宋朝的书籍 。如1103年 , 大理国的使臣就入宋求“经书六十九家 , 药书六十二本”;1173年 , 大理国使臣在横山寨(现广西田东县)贸易时向宋朝提出了一长串的购买书单 。因为受到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族群以及中原王朝的持续影响 , 大理国的汉化程度很深 。大理的官方通用文字是汉字 , 很多保存至今的大理汉文碑刻、诗文文辞隽雅;一些制度也是仿照中原王朝的制度 , 如六曹制度 , 即模仿唐朝的六部制度;大理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称为皇帝 , 并有庙号和谥号;大理也开科取士 , 并设儒官、读儒书 。如今 , 我们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能看到大理与宋朝关系友好的见证 , 那是一部绀泥纸金书《维摩诘经》 , 是1118年宋朝使团完成册封返回宋朝时 , 段正严特地赠送的 。
在段正严的努力下 , 南方丝绸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复苏 , 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 大大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在金庸的小说中 , 段誉从小笃信佛法、精晓园艺、精通棋术 , 是个彬彬有礼的贵族 。而在历史上 , 段正严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史书记载他“善书荷花 , 喜琴 , 著有《玉荷诗笺》四卷 , 《琴谱》一卷 , 遗曲三首” 。
大理国全国尊崇佛教 , 上至国君 , 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 。“以佛治国”的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 比如各级官员都必须“通释习儒” , 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 。在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 , 先后有10个国王当了和尚 ,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而从小跟随大师学佛的段正严 , 最终也和伯父、父亲一样 , 禅位出家 。靖康之乱后 , 宋朝日渐式微 , 段正严与宋王朝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到了他的执政末期 , 段氏家族与高氏家族在王位的问题上产生分歧 , 导致大理诸王子的内争外叛,致使大理国政局陷入混乱 。段正严心力憔悴 , 公元1147年 , 为缓和各方矛盾 , 他主动将帝位传予儿子段正兴 , 自己去无为寺削发出家了 。之后 , 段正严长期在大理崇圣寺等佛寺修行 , 法名广弘 。1176年 , 段正严以94岁高龄而终 , 庙号宪宗 , 谥号宣仁皇帝 , 史称大理宣仁帝 。
网络配图
段正严的时代 , 是一个巨变的时代 , 他见证了宋朝由北宋到南宋转变的过程 , 也看到了周边各种势力的此消彼长 。他依据形势寻找与宋朝高层交往的缝隙 , 最终达成了几代人寻求册封的愿望 , 从而保持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畅通 。这些举措保持了西南地区对中原的向心力 , 为日后的大一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位历史上真实的“段誉” , 虽然少了一份江湖儿女的豪情与传奇 , 却有着一代明君的韬略与睿智 。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他是否算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