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六大怪异风俗分别是什么

古代中国 , 尤其是广大的稻作民族地区 , 有许多听起来荒诞不经却又合乎当时人类思维逻辑的怪异风俗 。老人“自死窑”、男子“坐月子”、 吃母与弃母、 杀长子祭神、兄妹结夫妻、一妻多夫制 , 便是其中的“六大怪俗” 。
一、老人“自死窑”
在汉水鄂西北段沿江密集成排的“自死窑”遗存 , 似乎印证着一个传说久远的古代怪异风俗:弃老 。在古代 , 弃老的习俗在不少民族或地区一直存在 , 大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被认为已经无益于社会 , 应该让其自死 , 因而会被送往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或土洞中坐以待毙 。这些石洞或土洞便称作“老人洞”、老人“自死窑” 。据当地民间相传 , 后来因为发生一起突发事件 , 年轻人毫无办法 , 最终依靠一位侥幸苟活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才摆平 。从此 , 人们才体会到老人是宝 , 应该让其善终 。“自死窑”还可能是悬葬、悬棺的“鼻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男子“坐月子”
自远古起 , 我国不少地区曾有女人生下孩子后 , 丈夫在家“坐月子” , 产妇则到田间劳作的怪俗 。《异物志》有载“獠妇生子即出 , 夫惫卧……”男人“坐月子”的风俗在史学上称之为“产翁制” 。这一习俗迄今在我国某些地区和国外的原始部落中仍有流行 。“产翁制”是原始社会父权制与母系制较量的产物 。人类最初的婚姻制度是母系制与氏族群婚制 , 人们只知其母 , 不知其父 。父权制建立后 , 男人便通过“装产”让世人相信 , 他才是生孩子的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吃母与弃母
中国古代农耕是妇女发明的 , 为求丰收 , 妇女们为自己设置诸多禁忌 , 以免触犯神灵 。在母系氏族社会 , 失去劳动力的老年妇女成为氏族的负担 , 便流行一种“吃母”风俗 , 用“模拟巫术”将老人的农事经验转移至子孙身上 。然后便“弃母” , 将老年妇女送进深山老林 , 让她们在大自然中自生自灭 。前述的老人“自死窑”应该是与这一“弃母”怪俗一脉相承的 。
四、杀长子祭神
古时候新禾成熟后 , 人们不敢先吃 , 必定用“头生禾”献祭农神 。此风俗又延伸为杀长子祭神灵 。原始时代妇女的思维逻辑是:只有杀掉长子祭神 , 搏得神灵的喜爱 , 才能赐予她更多的儿女 。古籍上称这一残忍的怪俗为“杀长子以宜弟” 。“神先享用”的蒙昧意识 , 还使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视破坏女子童贞为最大禁忌 , 形成“只可与黄花女谈情 。不可与黄花女成亲”的风俗 , 给黄花女开苞的神圣使命 , 只能由巫觋或土司王行使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兄妹结夫妻
伏羲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类的始祖 , 正如西方世界的亚当、夏娃一样 , 他们结为夫妻 , 共同创造了人类 。但伏羲与女娲却是兄妹 。迄今仍流传于少数民族中的傩公傩娘神话 , 也是兄妹成亲繁衍人类 。其实 , 在原始血缘公社时期 , 人类虽然结束“杂婚” , 禁止不同辈分之间的婚姻 , 但允许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通婚 。伏羲女娲兄妹结夫妻 , 是合乎血缘婚道德的 。在出土的汉墓画像石、唐代帛画中 , 伏羲女娲多作交尾状 , 象征着夫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