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理常见10大问题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好妈妈都尽量避开

误区1:剃胎发头发长得更好1不少地区有“满月剃胎发”的习惯,认为这样能让孩子的头发长得更黑更密 。
实际上宝宝头发的粗细、生长快慢,与孩子的年龄、营养状况及遗传等有关,并不会因为多剃头、剃光光就能长得更好 。相反地,头发对宝宝的头皮有保护作用 。婴儿的皮肤薄嫩,抵抗力弱,早过剃刮头发,容易损伤皮肤,还可能引起皮肤感染 。
建议:不要过早给宝宝剃胎发,更不要把胎发剃光光 。最好在天气比较温暖、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适当剃短头发就可以了 。
误区2:妈妈感冒了不能喂奶2很多妈妈感冒时不敢给宝宝喂奶,也不敢吃药,为了宝宝,自己苦苦地熬着 。实际上,感冒病毒不会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但会通过空气、唾液等传播 。
建议:妈妈感冒了,没服药的情况下是可以喂奶的,但喂奶前要先洗手、并带上口罩 。如果感冒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有些药物对哺乳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只要向医生询问清楚即可 。
误区3:嚼碎食物喂给孩子吃3【宝宝护理常见10大问题 宝宝护理常见10个误区 好妈妈都尽量避开】很多人喜欢嚼碎了食物再喂给孩子吃,顺便亲亲孩子的脸蛋,一家人其乐融融 。
殊不知,这样做极容易把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传染给孩子!感染这种细菌后,孩子会出现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严重时还会破坏胃肠道粘膜,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建议:如果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把食材加工得细一点、软一点,但是“嚼碎食物再喂”的习惯必须得改!
误区4:瘦就是营养不良4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比较瘦就会很焦虑,猜想“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了”?通常来说,只要喂养得当,宝宝看起来较瘦,更多是和遗传有关 。
建议:宝宝的发育不能凭个人主观判断,只要他的身高、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平时爱吃爱睡爱玩,精神状态良好,妈妈就不要因此过度担心 。
误区5:过早给孩子穿鞋5给孩子过早穿鞋子,也是一个育儿误区 。宝宝足底分布着很多神经末梢,太早给宝宝穿鞋,不利于孩子足底的触觉发育,反而会让脚部的灵敏性更差 。
建议:最好等宝宝能走稳了以后才给宝宝穿鞋子 。
误区6:摸手脚判断冷暖6天冷了,有些妈妈摸到孩子的手脚比较凉,就赶紧给宝宝添衣服 。实际上,孩子的心脏力量相对较弱,血液到达四肢末端的量很少,因此他们的手脚通常比其他身体部位更凉一点 。
建议:判断孩子是否穿够衣服,应该摸摸他的颈背部,只要这个部位是温暖的,那就表明宝宝穿够了 。
误区7:宝宝辅食都是糊糊7随着宝宝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的发展,辅食的性状也要逐渐改变,如果一直都给宝宝吃烂糊糊,宝宝的咀嚼能力、消化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还可能干扰牙齿的正常发育 。
建议:辅食的粗细、软硬,应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不断变化:最开始吃糊状食物;慢慢过度到稍硬的辅食(如软烂的南瓜小块等,只要宝宝能用舌头和牙龈将食物碾碎就行);再到稍硬的块状食物(如薄薄的苹果片、软稀饭等);最后逐步向幼儿饮食过度 。
误区8:认为纸尿裤不透气8纸尿裤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但仍有不少妈妈认为纸尿裤不透气,必须得给宝宝把屎把尿 。
然而,1岁前孩子的膀胱储尿功能非常弱,把尿会刺激婴儿排尿,使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反而容易尿频 。另外,把屎把尿的动作对孩子的髋关节有异常刺激 。
建议:不宜过早、频繁地给宝宝把屎把尿,尤其是新生儿,最好使用纸尿裤 。
误区9:用酒精给孩子擦身降温9孩子发烧时,不少妈妈会选择用酒精来给孩子降温 。
酒精挥发的确能在短时间内能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但擦拭酒精会使宝宝的皮肤收缩出现寒战反应,还会通过皮肤渗透进宝宝的身体里,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因此,通过擦拭酒精使孩子退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建议:孩子的体温若低于38.5度,精神状态较好,家长可以通过多给宝宝喝水、温水擦浴的方式降温;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较差,或体温超过38.5度,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或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
误区10:促消化的药物随意吃10看到宝宝每餐吃得不多,有些妈妈会选择给孩子服用健胃消食的药物 。
但健胃消食药也属于药物,常给宝宝服用这些药物,会加重孩子的胃肠道负担,导致肠道菌群生长失衡,甚至有些促消化的药物还会引起大便增多、腹痛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