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曾拟迁都长安群臣反对埋下亡国隐患( 二 )


四月,赵匡胤一行到达洛阳,在南郊举行合祭天地大典 。此前洛阳地区连续一个月大雨不止,赵匡胤到达后,雨就停了下来,举行合祭大典时晴空万里 。大典结束后,当地父老说:“我辈少经乱离,不图今日复见太平天子!”还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 。赵匡胤见天公作美,百姓归心,又见洛阳经过重建后宫室壮丽,心情非常愉快,当日下诏大赦,并当面奖励建设洛阳有功的河南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 。
网络配图
两天后,赵匡胤大宴群臣,随意赏赐,君臣共欢 。在言谈中,赵匡胤屡称洛阳为形胜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阳之意,群臣见皇上兴致正浓,不敢扫他的兴,当时没有谁开口进谏 。赵匡胤见大家都不反对,以为迁都之事可如愿进行,却不知群臣虽表面不反对,但大多数人仍不乐意迁都 。
反对迁都理由之二:开封漕运四通八达
迁都是牵涉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群臣有意见不可能不提,况且他们知道赵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见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种机会向赵匡胤进谏 。一天,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见皇上略有闲暇,便上前进言,他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 。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 。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 。尤其是后周世宗柴荣,屡次下诏开挖运河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诏疏导汴水北入开封五丈河,使齐鲁舟楫都能到达开封;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诏开挖汴水口,引导河水达于淮水,使江、淮舟楫畅通无阻;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荣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在开封东面疏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颖之漕”,又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 。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着手在开封周围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他首先下令开挖蔡河,使河流直达许镇,以通淮右之漕 。第二年,又调集数万民工,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使蔡河经陈、颖直达寿春 。同年,又在开封城北进一步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
经不断疏浚和开凿后,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 。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 。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 。所以赵匡胤认为李怀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变不了赵匡胤迁都的决心 。
网络配图
反对迁都理由之三: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 。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一时语塞 。赵光义离开后,赵匡胤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
赵光义反驳赵匡胤引用了吴起的故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事魏武候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悲乎!“在德不在险”本是吴起劝解魏武侯施展仁政的一项措施,竟被赵光义曲解如此,最终白白葬送了大宋数百年的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