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长三角的弱小吴国为何能成为春秋一霸( 二 )


不管怎样,吴王僚一死,公子光即位为吴王阖闾 。阖闾委任伍子胥为“行人”,据说还得到了传说中的齐国军事家孙武的帮助,屡次出击楚国,抽空还攻打一下越国 。终于即位十年后,攻入楚国都城 。伍子胥鞭楚平王尸以泄愤,取得了“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的成果 。又过了十年,吴王阖闾因在檇里(今嘉兴)不敌南方越国,被越人砍中脚趾,离奇而亡 。
吴国的第三把剑和伍子胥有关 。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即位 。九年后,伍子胥因预感到吴国命运的终结,预先让其子北迁齐国 。夫差得知后,赐其宝剑一柄 。子胥持剑自尽,这把剑就是李峤《宝剑篇》中所歌的,名剑“离镂”(辘轳) 。
事起吴楚越
吴国历史短而宝剑多,“季札剑”、“鱼肠剑”和“离镂剑”就浓缩了吴国的全部历史 。
公元前601年,晋国教会了吴国“乘车、战陈”,还“教之叛楚” 。按《左传宣公十年》所载,这一年还发生了楚国东伐“群舒”,“盟吴、越而还” 。楚国不但攻灭大别山以北的舒人,也对山南鄱阳湖盆地的干越人群做了类似的事情 。
鄱阳湖平原周边有丰富的铜矿储量,楚国过去就频频伐越,以“干将、莫邪”为代表的干越人群,既能为楚国造铜兵,又能补军旅,可谓一举两得 。但正像当年干将献了雌剑,藏了雄剑,由儿子“眉间尺”杀楚王复仇,干越人可不是心甘情愿为西来的楚人卖命 。
问题是,干越去了哪里?《管子小问》记录过一个小故事,“昔者吴、干战,未龀不得入军门” 。也就是说,部分干越沿着长江或者赣东北、皖南之间的黄山通道逃亡到了太湖平原 。这些以“凿齿”习俗作为成年礼的干越人群,的确不分老幼地和吴国有过激烈交战 。但最终被长江下游的吴人吸纳 。证据就是,吴国也开始“造剑” 。《吴越春秋》里,干将的籍贯被定为“吴人”,时间就是阖闾的时代 。
长江下游芜湖一带的南陵、铜陵也产铜矿,遗址历史可追西周 。加上擅长冶铜的干越迁入,吴人的铜剑生产蒸蒸日上 。产品多了,需要客户认可才好 。季札周游北方诸国,带着宝剑出门,挂剑轻身而返,便隐隐表达了这个意思 。今日考古发现,“吴王光剑”在山西、安徽出土了2柄,“吴王夫差剑”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共出土了9柄 。看来季札当年外交兼贸易大使的职责履行得很好 。
楚在长江西,吴在长江东,干越在中间 。当愈来愈多的干越受楚之迫,东迁入吴后,和吴国与北方诸国交往增长同步的,就是楚国人力、物力资源的流失--为楚国扼守北方重镇,管理齐、晋贸易的伍子胥和公子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成为楚国贸易下滑的替罪羊--于是,楚国与吴国难免一战 。《左传》里说,楚国和吴国在长江下游的争夺,起因是边境妇女“争桑叶”,而《吴越春秋》则说是吴国“湛卢”宝剑莫名飞到楚国,两国因剑而争,不管怎样,这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争夺战 。
频繁应对西部的楚国,让长江下游幅员不广、人口不丰的吴人很快限于被动 。吴王僚多次派公子光伐楚,与其说是“争霸”,不如说疲于应对 。刺客专诸口中的“母老子弱”,与其说是专诸担心行刺后,无人照料家人,不如说是广大疲于战事的吴地民众的心声 。
替代吴王僚上台的阖闾找到了新的人力来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提到阖闾的叔父余祭曾经“伐越,获俘焉”,只不过这个叔父也被一个越人俘虏砍死了 。《吴越春秋》里则有阖闾“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而《郁离子》也提及,越人曾为吴伐楚造舟 。这里的越人不同于早先进入吴地的“干越”,来自吴国以南,绍兴-宁波平原上未来赫赫有名的越国,但这两者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伐越之后的吴国很快就攻楚成功,为伍子胥报了大仇 。只是,没有人预料到越国越来越强,最终砍掉了阖闾的脚趾,也间接奏响了伍子胥和吴国的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