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特权阶层的免死丹书铁券( 四 )


明朝的金书铁券
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 , 其中公爵分为二等 , 侯爵分为三等 , 伯爵分为二等 。各等铁券大小不一 , 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 , 宽一尺六寸五分 。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 。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 , 宽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 , 一件授予获赐者 , 另一件藏于内府 。在需要查验时 , 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 便可真伪立辨 。
网络配图
洪武三年(1370年) , 朱元璋大封功臣 。获封公爵的有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6人 , 获封侯爵的有28人 , 他们均被赐予金书铁券 。此后 , 朱元璋还陆续向新建立勋业或晋升了爵位的功臣颁赐铁券 。明成祖朱棣即位时 , 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 。在明代中后期 , 仍不时有功臣及功臣后裔获赐铁券 。直到明代末年 , 刚即位的崇祯皇帝出自麻痹奸宦魏忠贤的谋略 , 还给其侄子魏良卿等颁赐铁券 。
与唐代的铁券相比 , 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差别 。其一 , 谋逆不宥 , 只宥其他死罪 。其二 , 免死的次数较少 , 孙子不免死 。明代金书铁券的这些特点 , 表明在明代初年朱元璋确实希望能兑现他对功臣们的免死承诺 。
尽管明代曾向功臣们颁赐过大批金书铁券 , 但留存至今的明代铁券却寥寥无几 。其中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件分别是成化五年(1469年)在敕封朱永为抚宁侯时颁赐的金书铁券和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封他为保国公时颁赐的金书铁券 。青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是天顺二年(1458年)敕封李永为高阳伯时颁赐的金书铁券 。1996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第三枚《明代铁券》便以李永的铁券为画面 。2006年6月在沈阳展出的“金书铁券”是明代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明英宗赐于右军督府右都督李文的 。铁券制作考究 , 生铁制成 , 呈半弧形 , 如瓦状 , 正面镌有明英宗诰命指文 , 字嵌以金 , 字体为颜体 。该“免死牌”制作考究 , 熔铁铸文 , 形如板瓦 , 状如蒸笼 , 断而为二 。高37·5厘米 , 宽21·2厘米 , 厚0·2厘米 , 重足有1300克 。正面镌刻文字:“食禄一千石 , 免其一次死罪 。”
此外 , 徐达、李文忠等人的后裔所编纂的族谱也载录了徐达、李文忠、李性等人的铁券券文 。明代的金书铁券之所以极少存世 ,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 朱元璋在晚年便以谋逆等罪处决了李善长、蓝玉等一大批功臣 , 他们的铁券自然都被销毁;其次 , 明代实行犯罪数次抵销免死一次的制度 , 特别是仅免一死者 , 很容易失去铁券 。再次 , 明代末年 , 很多世袭贵族遭受农民军毁灭性的打击 , 他们的家产荡然无存 , 其中应包括祖传的铁券 。又次 , 清军入关后 , 曾收缴过前朝的铁券 , 也使一批明代铁券被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