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中的奴才:为何文武百官都称奴才( 二 )


入关后 , 这类词语有时也出现在正式官方文献中和煌煌上谕之中 , 如雍正五年十一月 , 雍正帝上谕中有“此等卑污之习 , 皆始自包衣下贱奴才”之语在此种背景下 , 称谓用语中出现“奴才”一词 , 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了 。那么 , 清代官场及官方文献中何时开始正式规范“奴才”这一称谓 , 并逐渐形成一代制度呢?
资料表明 , 清入关后 ,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并未对奏章中称奴才或称臣进行统一规定 。沿袭入关前满洲旧俗 , 旗人面见皇帝及在给皇帝的奏折中 , 有用臣的 , 也有自称奴才的 。顺治、康熙时期 , 并无相关规定 。《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九:雍正元年八月 , 清廷试图统一相关称谓:“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 , 俱是臣下之词 , 不宜两样书写 , 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 。特谕 。”(亦见:《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2与此同)虽然如此 , 我们看到 , 雍正时期的奏章中 , 仍然是两称并存 , 同为旗籍官员 , 既有称臣的 , 也有称奴才的 。汉文文献如此 , 满文文献也如此 。如满文文献中 , 雍正四年四月 , “宁夏将军席伯等奏报严管驻防边塞满洲兵丁折” , 后附署名为“将军臣席伯、副都统臣苏图、副都统臣苏穆尔济” , 虽为旗籍官员 , 奏折中署名自称为“臣” 。而同为驻防将军 , 雍正四年十月 , 荆州将军吴纳哈奏折中 , 自称“荆州将军奴才吴纳哈谨奏:为奏闻事” , 正文开头即称“窃奴才看得”云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下册 , 黄山书社1998年版 , 第1407页) , 雍正帝亦并未因自称“奴才”、“臣”而表示批评或斥责 , 而是照常批以“知道了”等语 。
直到乾隆前期 , 此种两称并存的情况仍然可以见到 。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中见到 , 乾隆十年 , 镶黄旗官员策楞奏折中自称为“两广总督臣策楞 , 谨奏为请旨事” , 而同为高官 , 乾隆十三年 , 安徽巡抚讷敏在奏折中通篇自称奴才 , “安徽巡抚 , 奴才纳敏 , 跪奏为奏明仰祈睿鉴事:奴才蒙皇上天恩 , 补授安徽巡抚”云云 。同为旗员 , 称臣与奴才均有 , 且不分文武 , 两称并存 。
然而 , 乾隆前期 , 旗员称呼问题已经开始出现变化 。一个典型事例是 , 乾隆六年 , 贵州官员张广泗上奏请求将长子留在自己身边 , 按制外放官员成年子女不得留于任所 , 以免造成以“衙内”身份扰乱地方的情况出现 , 但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出将子女一二人留于身边 。这一奏折本身并无什么问题 , 但张氏奏折中 , 自称为臣 , 而将儿子称为奴才 , 乾隆帝为此专门下旨 , 对张进行训斥:“张广泗奏请将伊子随任一摺 , 据称仰恳天恩 。俯准臣长子奴才张极暂留任所等语 。张广泗系汉军 , 请将伊子随任 , 原为一已私事 , 折内应写奴才 。乃自写臣 , 伊子写奴才 , 殊属不合 , 可寄信训饬之 。”乾隆谕旨中特地提出张氏为汉军旗人 , 私事折内自称为臣 , 而将儿子张极称为奴才 , “殊属不合” , 指出正确的作法是私事奏请 , “折内应写奴才” 。这表明 , 虽然旗籍官员奏章中仍然两称并存 , 但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清廷的注意 , 对于旗下官员私事折 , 已经开始要求称“奴才” , 以维护满洲旧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