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来自哪儿?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 。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越州培公故乡) 。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
西施,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 。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 。
美人计助越王勾践完成复国大计 。西施----美的化身和代名字,自古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美句,可见世人对其评价之高 。那么她的故乡在哪里呢?
施夷光世居诸暨临浦苎萝山下苎萝村(今浙江诸暨临浦苎萝村) 。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至今萧山临浦仍然保留了施家渡和苎萝两个自然村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 。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 。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


故里之争尘埃落定(临浦为真正的西施故里)古代,沿浦阳江有“上诸暨”和“下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诸暨,下诸暨即浦阳江下游之地 。秦时置诸暨县包括这两部分,西汉时把下诸暨单独置县,称“余暨”,三国吴时改称“永兴”,唐天宝元年正式改名为“萧山”,一直沿用至今 。西施的故里虽在今萧山县境内,但它属诸暨县故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西施为诸暨人 。历史上萧山临浦行政区划确实多变,自古以来,临浦镇归萧山、诸暨和山阴三县其中两地或者三地共同管辖 。尤其是镇上山阴街,自古就有“山阴不收,会稽不管”之说 。
春秋战国时期,萧山尚未建县,当时西施故里苎萝村属于诸暨管辖,西施是临浦人,但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她也是诸暨(此诸暨已非今诸暨)人 。诸暨利用西施搞旅游、文化产业,大家都可以理解,确实西施生长的地方与诸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真正西施之生长与生活的地方绝非现在的诸暨城南,而是萧山临浦苎萝村(历史上称作苎萝乡西施里) 。据明嘉靖《萧山县志》(宁波天一阁藏本)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 。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在萧山苎萝乡施家渡(现临浦施家渡村,位于苎萝村附近) 。
在临浦悠悠的西小江经麻溪桥进入临浦,向西北流至浴美施桥,此流段亦唤作“浣纱溪” 。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商贾贸易频繁 。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由范蠡陪同,舟从越国会稽出发,顺西小江而行,过苎萝山来到这里 。此时已近黄昏,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自家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将委身于吴王,便泪流不止 。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于是决定在此停泊一宿 。当时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气依然炎热,俗称“秋老虎” 。西施为了洁身自爽,欲留清白于此,便在两水交汇的潭中沐浴 。从此,这里的潭、桥、路都贯上了“浴美施”三个字 。现今仍然保留了明代弘历年间的遗物“古浴美施闸”刻石,西施其人其事在当时已经流传甚远 。
萧山临浦浣纱溪东的苎萝山(越中名山,众多历史典籍均有记载),主峰海拔127米,系会稽山余脉,乃越地之正宗 。苍翠挺拔,别具风姿 。山上有红粉石,据说手在石上一抹,会抹下些许红粉来 。在苎萝山下,浣纱溪西岸,有西施庙,此庙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为西子祠 。乡人祀西施为四十八村之土谷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庙” 。庙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建筑规模现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 。庙前有苎萝亭,临溪 。亭前有小桥,具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浣纱溪畔还有范蠡庵、起步庙 。范蠡庵乡人称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访得西施,有功于越,乡人思之,故名 。今祠之后殿及戏甘犹存 。起步庙又称后江庙,相传越灭吴后,西施与范蠡归越隐居,在此弃舟上岸,故称起埠庙 。苎萝村附近还有施家渡 。施家渡相传是当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处 。现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