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慈禧翡翠西瓜之谜:她最爱的翡翠西瓜现在何处

缅甸翡翠代表了东方的物质财富和审美时尚 , 大约自上世纪初起便风靡全球 。近几十年来 , 随着缅甸政府对缅北翡翠产区和翡翠原料贸易控制的加强 , 国际市场翡翠价格节节攀升 , 从而使翡翠的自然历史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面对这一绿色时尚 , 人们始终难以释怀的就是80多年前慈禧太后随葬品中的神秘翡翠西瓜 。
慈禧太后的随葬品大概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宝藏 , 而翡翠西瓜就是这些宝藏中的佼佼者 。可在1928年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施行盗掘之后 , 它就变得杳无音信、迷雾重重了 。中国学术界在过去的八十多年时间里 , 虽然展开过不少整理性研究 , 但在苦无实物和难寻实证的情况下 , 学术研究未能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
近日 , 有媒体报道称这一神奇的国宝已流落到美国 , 并曾在费城博物馆展出过 。这一说法再次吊足了国人的胃口 。然而 , 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珠宝自然历史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王春云博士否定了这一说法 , 他在与采访人员的对话中称:这一报道可信度不高;同时 , 慈禧翡翠西瓜的材质并非缅甸翡翠 , 而是来自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碧玺 。
李莲英侄子著《爱月轩笔记》最可信
采访人员:谈神秘的慈禧翡翠西瓜 , 我们应先从其历史开始 。在您看来 , 与其有关的可靠记载有哪些?
王春云:翡翠西瓜最早出现在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侄儿李成武所著的《爱月轩笔记》(简称《笔记》)中 。李莲英与李成武都参加并主导了慈禧太后的下葬仪式 , 特别是珍宝的秘密埋藏仪式 。他们在助殓时将贮棺宝物记入账簿 , 之后再录入《笔记》 。因此 , 《笔记》极为详尽地记述了慈禧殉葬宝物的名称及价值 , 真实性毋庸置疑 。
但问题是 , 《爱月轩笔记》的原始版本现已失传 。复制版本流传在世比较可靠的有1928年畴隐居士的《佛学大辞典》记载版本和1943年赵汝珍的《古玩指南续编》记载版本 , 这两个版本是互相印证的 。畴隐居士的版本是:“(慈禧太后)足旁左右翡翠西瓜各一枚 , 青皮、红瓤、白籽、黑丝 , 约值二百二十万两(白银) 。翡翠甜瓜四枚 , 系二白皮、黄籽、粉瓤者 , 二青皮、白籽、黄瓤者 , 约值六十万两 。此四甜瓜称绝品 , 其价值今不止几十万两(白银)也 。”而赵汝珍的版本是:“(慈禧太后)足旁左右翡翠西瓜各一枚 , 青皮、红瓤、白籽、黑丝 , 估价五百万两(白银) 。翡翠甜瓜四枚 , 系二白皮、黄籽、粉瓤者 , 二青皮、白籽、黄瓤者 , 估值六百万两(白银) 。”
采访人员:普罗大众乃至一些学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慈禧翡翠西瓜的材质就是比较神奇的翡翠 。但是 , 这种颜色组合过于奇特 , 且在传统的翡翠颜色的描绘里 , 也从来没有使用过“西瓜”这样的词汇 。
王春云:是的 , 在慈禧太后以前和慈禧太后以后的时代里 , 翡翠的特征描述里从来没有“西瓜”或者“甜瓜”这样的词汇 。更为重要的是 , 尽管有靠点边的“瓜皮绿”、“瓜皮青”等术语 , 翡翠的表皮也可能因为氧化出现红色 , 但绝对不可能出现“翡翠西瓜”特有的外绿内红的颜色组合 , 也不可能出现“翡翠甜瓜”特有的外白内粉或者外青内黄的颜色组合 , 更不可能出现白丝、黑籽、黄籽或者白籽的内部生长纹或者包裹物特征 。因此 , 不管是翡翠西瓜还是翡翠甜瓜 , 两者都不是真正的翡翠 。而具备西瓜肉特征的红色系宝石只有粉红碧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