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 。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 。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 。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 。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什么意思
四十不惑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五十知天命是指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六十耳顺是指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是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十不惑是一个汉语词语,出自《论语·为政》,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
六十而耳顺什么意思
六十而耳顺意思是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够正确对待 。
出自《论语·为政》的内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六十,基本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品味的都品味过了,酸甜苦辣咸,悲欢离合苦,此时他已看透人生,更深刻地以一种客观和超高的境界去对待世界 。
名利、地位、金钱等这些外在的事物越来越被他视为意义不大的虚浮之物,对成败得失,他也能做到放下,做到镜中观物 。
这句话其中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
关于耳顺的相关语录:
郑玄注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是说听人所言,能懂得隐涵于言辞之内微妙的意旨,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 。郑玄注义可说是最早的解释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
南北朝皇侃《论语义疏》引李充云:“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莫逆于心 。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 。”其说同郑玄义 。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则知言之学,可知人也 。”概括三家言,解释的意义相同 。俗话所说,听人听声,锣鼓听音,能知晓话语之间的深刻涵义,不少聪明人都可以做得到,未必需要到六十了才修养达致这样的境界 。
- 乾隆在位六十年不得不禅让给嘉庆原因很简单
- 繁星七十二歌颂了啥 繁星七十二讲的啥
-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伏羲画八卦
- 七十二变的意思 如何理解七十二变的意思
- 七十岁称为啥寿 各种寿岁
- 腰围65是几尺
- 细数孔子三千弟子:其中真的有七十二贤人吗?
- 满清二百六十年江山最强女人就是她!
- 三十六十六的因数 三十六的因数有哪些
- 徐霞客母亲七十岁竟还陪同儿子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