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有多厉害?( 六 )


艺成后曾一度以护院为业 , 先后在京城东厂胡同怀塔布宅、箭杆胡同英家、朝外中街仓花户王九家等地 , 并曾出任崇外税务司巡检之职 。后经满人佛尼音布(汉名叶潜 , 清末著名书法家)举荐 , 供职于宫中 , 传言曾先后教总管太监及光绪帝于内庭 , 故而在董之门徒中声望甚高 。
清光绪八年(1882)冬 , 一代宗师董海川去世 , 尹福等众门人携弟子将其厚葬于京城东直门外红桥牛房村南 , 并分别于光绪九年、三十年两度立碑石于师之墓旁 , 以表忱往 。此二碑所刻铭文为迄今有关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记载 , 为后世对其生平的考证以及八卦掌的师承源流 , 提供了重要的文字史料 。此后八卦众门人承师艺业 , 分别对其师所授基础掌式加以充实完善 , 且各自融合个人所学 。尹福一度在今朝阳门外立场授徒 , 对八卦掌体系的初步形成 , 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所传世的早期拳架 , 又经后代传人的扩充创新 , 终自成体系 , 形成今日有独特风格的尹氏八卦掌 。
先生一生有子女四人 , 其中长子世庭早逝 , 女儿尹金玉嫁给门徒何金奎 , 三子成璋、四子玉璋皆承家学 。成璋技艺虽精而名声未显 。尹玉璋(1890-1950) , 字佩瑶 。体瘦而身材适中 , 动作敏捷 , 以闪展变化为其特长 。曾先后在北京、青岛等地传艺 , 颇有声望 。1932年于青岛国术馆编著有《八卦掌简编》一书传世 , 为今人了解尹氏八卦掌的早期风貌 , 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传人有王敷、赵寿棱等 。
尹氏八卦掌的传承
尹福一生收授弟子众多 , 其中以马贵、李永庆、居庆元、崔振东、何金奎、杨俊峰、刘栋臣(约1870-1940)、曹钟升、门宝珍、曾增启、宫宝田、刘庆福等驰名后世 , 尹氏八卦掌在诸公不懈的精究普及下 , 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马贵 , 字世卿(1857-1941),河北涞水县人 , 祖居北京 。身材矮小 , 两臂过膝 , 体态宽厚 , 不擅言语 。以开永义木器厂为业 , 人称“木马” 。后世以其武功出众与董海川另一弟子马维祺齐名 , 并称“二马” 。因喜画蟹 , 并乐以画赠人 , 故又有“螃蟹马”之称 。十八岁拜尹福为师 , 并得师爷董海川亲授 , 故而造诣颇深 。走转掌式子低矮而发劲火爆 , 擅长判官笔、七星杆、子午鸳鸯钺等器械 。精通点穴 , 好技击 , 尤以直臂腕打见长 , 曾以一招切腕将澜公府一武师臂骨打折 , 而名震京师 。民国元年 , 出任总统府武职教官 。民国八年(1919)任宪兵学校武术教师 。民国十七年(1928)河北国术馆成立时 , 被聘为顾问 。一生点拨学子众多 , 却从不深授其徒 , 同门人皆称马贵“吝于传艺” 。1937年吴图南先生在其著作《国术概论》一书中记述:"马贵除师承外,兼得海川指示,故于八卦拳术颇多独特之妙,惜乎以技自秘不肯授人,......虽年近八旬,而更绝怜其技,故其困守平市,不亦宜乎?"言词间赞其技艺之精 , 叹其守秘不传之憾 。马贵一生因嗜武而不治生产 , 终至家业败落 , 晚年生活孤苦 , 常因一餐果腹而奔走于亲友之间 , 令人叹息 。
宫宝田 , 字子瑛 。生于清同治三年(1871) , 山东省乳山县(今乳山市)青山村人 。身长体瘦 , 面目苍黑 。动作精悍异常 , 有“猴宫”之美称 。1885年前后来京 , 经人介绍在粮店中学徒 。尹福嘉其聪慧收为弟子 。1922年 , 曾任张作霖私人护卫队长 , 兼东三省巡阅使之职 。晚年归隐胶东 。传人有刘云樵、张积甫、孙汝文、姜星伍、张国英(女)、孙富英、王道成、于世友、王壮飞等 。1943年6月去世 , 享年7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