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看《马背上的法庭》让我感受颇深,虽然是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但给我的震撼却是这样的真实 。或许是得益于这学期上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这门课的关系,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电影的背景选定在云南的一个小山区,归功于高中的地理知识,我对云南山区有一点了解 。崎岖的山路 , 一座座的大山,少数民族的风俗,以及那云南方言,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老师说观看《马背上的法庭》之时,我就猜想开场画面应该是一座威严的法庭,但是电影的开场部分就是一座座大山、稀稀疏疏的树木,村民放牧的吆喝声 。虽说与我所想的相差有点远了,但是也在预期的观影之内 。这吆喝声对于我这个外省的人来说略显陌生了,却也带给了我不一般的震撼 。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800字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2、《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讲述了云南山区法院巡回审判的故事,以老冯、杨阿姨、阿洛三个人物的视角来讲述 。该片比较客观真实的反应了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法制建设、法制观念、法制水平落后的情况 。办案的法庭也是属于流动性的 , 哪里有案子,就在哪里只个凳子、桌子,挂个国徽 , 然后开庭审理案件 。然而审理案件的过程可以说是滑稽可笑的,也可以说是带有讽刺意义的 。按理来说 , 送法下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可以帮助老百姓无偿办案,解决纠纷 , 也可以让老百姓知法懂法 。而这部影片里,帮助老百姓解决纠纷几乎是没有运用到法律 , 或者说没有根据法律程序来办理 。
3、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猪拱罐罐山事例 。一个村民家的猪在村边拱了另一个村民家的罐罐山(祖坟) 。祖坟被拱的村民认为祖宗因此受辱并且带给家里晦气,要求猪的主人赔两头猪和一场法事来消灾解难 。两个家族的人互不让步形成打斗的架势,关键时刻老冯亲临现场以将心比心的策略化解这场武斗之前的纠分 。让人意外的是,猪主人不让其他的村民牵猪 , 只能等外出办事的老爷爷回来才能牵猪 , 无奈之下老冯以法官的身份将猪牵到另一家,官司才算告结 。在此之中阿洛忽略了一个问题,书本上的法在运行中是不一样的 , 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法律实际执行效果往往不如立法者预期的好 , 运行中的法律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如果依据阿洛的观点对该案例不予受理,这样一方面是很好的坚持了法律的规定,但是这样操作的社会恶劣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和矛盾 。而冯法官就是一个司法经验非常丰富的司法人员,在实际司法过程中能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做一些变通和换一种方式来执行法律,这样的方式不仅符合了法律的要求也更加符合了我国司法的客观实际,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虽然其中可能有一些与法律规定不太吻合 , 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和我国的立法、司法是一致的 。所以从该影片中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我国的立法者在立法时更应该注重实际运行法律的效果而不是只是期望和预计的法律运行效果,立法机构在立法过程中更应该倾听最基层司法人员的意见和看法 。通过此段,我了解到书本知识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话,办事的成功率是不会高的 。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了 。
4、最终老冯一行三人,经过一次丢国徽之后,也变成了一行一人,陪伴他的只剩一匹马 。他对着大山喊了一句“我要坚持走这条路,一直走一辈子!”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法官老冯决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故事,才让我们感受到基层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朴素真挚感情 。可是影片的结尾也让我心里一沉,走山路打瞌睡的毛病,让老冯在之前老友坠落的山崖那里结束了生命 。心里一阵沉默,说不出此刻的心情,为老冯生命的结束悲哀,也为他执法的艰难心酸 。
- 马说原文及翻译 马说原文及翻译拼音
- 司马光三年级原文节奏划分 司马光三年级原文
- 宝马x1玻璃水怎么加图解 宝马X1玻璃水怎么加
- 马桶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 神笔马良的好词好句和重点词语摘抄 神笔马良的好词好句和重点词语
- 高氯马可以打蔬菜吗 高氯马禁用的作物,防治对象有哪些
- 如何网上祭拜英烈 如何在网上祭奠英烈
- 路亚竿和马口杆 马口竿和路亚竿的区别
- 蜜蜂窝和马蜂窝区别 马蜂窝是蜜蜂吗
- 马拉糕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马拉糕的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