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防治技术 鸡痘的防治

鸡痘防治技术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 , 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鸡群得上这个?。?后果很严重,直接影响肉鸡胴体品质和死亡,如果患病数量多,或者屠宰不收,或者降半价收购,令养殖户损失惨重,每年的8月份—11月份是鸡痘的易发期 , 现在这个病比较多,请大家高度注意,预防为主,全群患病后治疗起来十分棘手 。
鸡痘的表现特征
鸡痘病毒的传染途径 , 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侵入体内;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传带病毒,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一个重要传染媒介,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 。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的部位,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 , 一般秋季易发生皮肤型 , 冬季白喉型较多 , 另外还有混合性存在的情况 。
【鸡痘防治技术 鸡痘的防治】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生成一种疣状的痘子 。
病鸡最初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 , 结节迅速增大并呈黄色,与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结痂 , 突出在皮肤表面 。如果把结痴剥掉 , 皮肤上就露出一个出血的病灶 。结痂的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时候可以满布整个鸡头的无毛部分 。结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就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 。皮肤型鸡痘一般无全身性症状,但在严重的病鸡(尤其是幼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甚至引起死亡 。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 , 眼睑粘连甚至失明 。
白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 。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表面,所以称做鸡白喉 。如果把这层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个红色的出血溃疡病灶 。病鸡的呼吸和吞咽运动都有障碍,往往作张口呼吸,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出现全身生长不良,个别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

诊断比较简单 , 根据病鸡的冠、肉髯和其他无毛部位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
鸡痘的预防措施
鸡痘的预防最可靠方法是接种疫苗 。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 , 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按1.5-2倍量 。(1000羽加3-5ml生理盐水)用刺种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鸡翅膀那里有一个最薄的三角区,只有一薄层皮 。就往那个地方刺鸡痘)每只鸡刺一次 。肉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时 , 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 , 第9日形成痘斑 , 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 。蛋鸡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在接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 , 
②同一天免疫所有鸡,若用于紧急接种,应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 , 直至发病群
③使用疫苗要充分摇匀,且一次用完
④在秋季或夏秋之际进的雏鸡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除肉鸡)
⑤免疫应该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否则容易诱导发病
⑥工作完成后,要消毒双手并处理(燃烧或煮沸)残液 。
鸡痘的治疗方法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为防继发感染,(主要是鸡痘后的葡萄球菌感染)应同时加入磷杆清二代,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 。
鸡痘散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 , 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连用3~5日 。
对于痘斑长在眼睑上,造成眼睑粘连,眼睛流泪的鸡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给予个别治疗,方法为:青霉素一支(40万单位),链霉素一支(10万单位),病毒唑一支,地SMS一支,混匀后肌注,40日龄以下注射10只鸡 , 40日龄以上注射5-7只鸡 。一般连续注射3-5次,即可痊愈 。
鸡感染了鸡痘以后,若只出现眼睛流泪,头部和颈部炸毛,病鸡精神状态不减 , 有厌食之现象,排绿色粪便 。此种类型,用以下方子:
中药白矾40g、浙贝母55g、黄连55g、白芷40g、郁金45g、黄芩45g、大黄45g、葶苈子30g、甘草45g和吗啉双胍1000g共拌料1000斤,连续饲喂5天 。此方的功能清热解毒,扶正解表 。主治皮肤型和混合型鸡痘以及葡萄球菌地混合感染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