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死得冤枉但是他却必须死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 。萧何认定他是“国士无双” 。
一、韩信其人
讲起韩信,首先要说的必然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故事不细说,他忍了,结局是他发迹回来后不仅没有处罚那个人,反而给了他奖赏 。第二个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就是说他在项羽那混,项羽不看好他 。来到刘邦这儿,刘邦也没觉得他了不起 。于是他又走了 。只是运气好,萧何没瞎 。第三个故事,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
我们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看,韩信这个人不记仇,记恩,善统兵,却不弑杀 。他是个在当时严重破坏各方军事平衡的BUG,虽受胯下之辱,却实有举世皆愚我独智的自信 。他坚信,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 。这样的千里马最缺什么?当然是伯乐!就好像后世的诸葛亮对刘备死心塌地一样 。这个项羽账下的执戟郎中,在刘邦营里做到了大将军 。他在后来回复项羽的说客时,一句:“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话中确有与项羽怄气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那份与生俱来的厚道 。
韩信的性格中有很多很好玩的东西 。比如他像小孩一样赌气,他听说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说下来了七十多座城池,合着意思是这货比自己还牛逼?那不行啊,反正刘董事长也没有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怎么弄?打呗!结果郦食其就被煮了 。又比如他把齐国打下来,觉得自己这功劳也大了,费了这么大劲,业绩这么突出,既不见升职,又不见加薪 。然后就给刘董事长写了份信,要个假(代理)齐王当当 。


(图)韩信胯下之辱
这两件事是可以连起来看的,当时刘邦一直关心的是如何弄项羽 。因为他一直弄不过项羽,韩信倒是感觉从来没把项羽放在眼里(可能是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所有的提案项羽都不看,所以认定项羽是个愣头青) 。由于他好像从来没觉得项羽是个问题,甚至可以说他出道以来从没觉得打仗是个问题(so easy,哪里不服打哪里),无敌是多么寂寞 。他关心的问题是,你看,你交代的工作任务我是提前而且超额完成了 。咱说好的升职加薪呢?就算没有至少来个口头表扬,发个奖状什么的,是吧?这时候刘邦这边应付项羽,忙得焦头烂额,然后一看韩信这玩意儿这时候给我要待遇,眼前瞬间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在这方面是十分幼稚的 。他就是想得瑟,不分时间场合 。也比较天真,不考虑事情后果 。而且建国后,他“羞与绛、灌等列”、自嘲“生乃与哙等为伍” 。你这时候倒不能说他自大,因为他确实很牛逼 。韩信他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恨谁,爱谁,从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里表现的太明显了,他在人事上的幼稚和他在军事上的天才截然相反 。
二、死得冤枉
给韩信安个谋反的罪名,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新鲜 。开国名将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所以按正常的理解是,韩信必须死,借口神马的都是浮云 。良心话,刘邦这个人也是厚道的 。削了韩信的兵权,养在眼皮子底下,想杀他易如反掌 。但也始终没有动手 。最后韩信被吕后弄死了 。吕后需要韩信死,刘邦却不需要,削了韩信的兵权就可以 。
史记里面记载的内容是,韩信和陈豨关系不错 。他俩在院子里密谋里应外合,颠覆国家政权 。然后被韩信手下一门客向吕后告发,然后吕后弄死韩信,先斩后奏 。当然,上述内容属于对外公开的结论 。
这种东西一般来说都是不靠谱的 。


(图)楚汉战争
首先,从韩信临死前的遗言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提陈豨,他说的是蒯通 。而且是后悔早没听,这话的意思是老子要反早反了,还能让你丫的算计?更可笑的是,说到造反韩信提的是几年前的事情 。他居然没有说误信萧何,被这货忽悠过来,导致自己谋反大业功亏一篑 。令人不能理解 。剿灭陈豨后,也没听说陈豨说和韩信有什么谋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