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不出菇的原因是什么

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不出菇的原因是什么


【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不出菇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调节温度:羊肚菌在正常的温度下,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菇,适合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是12℃-18℃ , 昼夜温差一般相差10℃左右为宜 。适宜光照:发菌期可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但子实体的生长需要有光照 , 上午时保持直射光照 , 下午依靠散射光照射 。湿度管理:采用喷雾式浇水法或者浸水法,出菇房中湿度60%-85%左右 。
一、羊肚菌出菇期管理方法
1、调节温度
(1)羊肚菌在正常的温度下,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菇,羊肚菌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 。

(2)适合羊肚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2℃-18℃左右,当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到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到羊肚菌的出菇率 。
(3)还要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够太大,一般相差10℃左右是比较好的 , 如果温差大于15℃,对羊肚菌的出菇会有较大影响 。
2、适宜光照
(1)羊肚菌在发菌期可以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 但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就要有光照 。
(2)但是光照也是要进行调节的,不能一直都保持直射光,否则也会影响正常的出菇 。

(3)在上午时,一般是保持直射光,但在下午1点后,只能依靠散射光进行照射,过强的光照会导致羊肚菌死亡 , 等到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遮阴 。
3、湿度管理
(1)为了促进羊肚菌出菇,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增加浇水次数,但每次的浇水量不宜多,最好是采用喷雾式浇水法 。
(2)还可采用浸水法来进行浇水,出菇房中的湿度提升到60%-85%左右 , 并加强湿度的保持,能加快羊肚菌的出菇速度 。
4、加强通风
(1)保持出菇房中的空气流通,出菇房的通风时长主要和天气变化和气温变化有关 。如天气比较干燥、温度较高、天气较好的情况下,那么出菇房的通风时间就可以适当的延长 。

(2)但如果是低温天气,或者是多雨天气,那么通风时长最好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 。如果出菇房的湿度过大,要及时的进行通风 , 降低湿度,促进出菇 。
二、羊肚菌不出菇的原因是什么
1、羊肚菌不出菇的原因
羊肚菌不出菇有很多原因,例如菌丝体生长不成熟,或者已经变异,温度问题 , 湿度不适应 , 有病害发生等 。
2、种植羊肚菌的注意事项
(1)在种植羊肚菌期间为了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需提供充足的氧气,要注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的话会降低羊肚菌的生长速度导致羊肚菌无法正常生长 , 从而出现生长畸形甚至是腐烂的情况 。
(2)不能除掉苗床的杂草,这是因为羊肚菌和杂草有着共同生长的关系,杂草可以适当为子实体遮阴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除草极有可能会破坏土壤内的菌丝 , 对羊肚菌生长造成影响 。
(3)羊肚菌并不在同一时间全部成熟,因此在采收羊肚菌时应当注意观察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菌盖已经完全伸展差不多出现了羊肚的形状的时候才可以采收,为了不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采摘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到周围还没有成熟的羊肚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