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两棵猕猴桃后,一棵叶子边缘开始变黑干枯,卷边,是什么原因?

移栽两棵猕猴桃后,一棵叶子边缘开始变黑干枯,卷边,是什么原因?
猕猴桃卷叶可能是施肥不足,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导致的,定期施肥保证好养分供给,针对性补充好营养元素 。也可能是气温降低,遭受晚霜冻害导致的,应该提前浇水防冻 。还可能是遭受药害导致的,在落叶后喷药,保持好浓度 。或可能是积水沤根导致的,将积水排出,松土促进水分蒸发 。猕猴桃生长萌动时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供给支撑,如果施肥不足,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比如缺少硼元素、钙元素的话,会导致猕猴桃的叶子畸形,引起叶子萎缩变形,出现卷曲 。解决方法:在养护管理猕猴桃的时候,一定要定期施肥保证好养分供给 。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元素,需要及时的补充好如果是一些北方地区种植时,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现卷叶的情况,可能是考虑是不是遭受了晚霜冻害,气温骤降导致叶子冻伤 。解决方法:关注好天气预报,寒流来之前提前浇水,晚霜出现前喷10000倍芸苔素内酯,减少冻害损失 。在给猕猴桃施药时,如果不合理喷施了石硫合剂,可能会引起药害,导致新生的叶子畸形,叶子边缘向上卷曲,叶子正面就会出现褐色的病斑 。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最好在落叶后使用,保持好浓度,不能使用过浓的药剂 。连续的阴雨天气下,会导致大量积水沤根,引起卷叶解决方法:需要及时的排水,将积水排出,松土促进水分蒸发 。

移栽两棵猕猴桃后,一棵叶子边缘开始变黑干枯,卷边,是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猕猴桃树叶枯萎是什么原因?
猕猴桃树叶枯萎的原因:高温干旱引起的叶片干枯,属于生理性病害,无病原菌侵染 。高温高湿导致猕猴桃叶片发生褐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一、症状1、猕猴桃生理性叶枯病高温干旱时,叶片表面先变淡黄色,叶片向背面卷曲,后期叶片边缘开始失水干枯,严重时叶片全部干枯,甚至落叶 。高温干旱导致叶片变黄高温干旱导致叶片干枯2、猕猴桃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圆点,染病中期渐渐扩展变大,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呈枯焦状,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叶卷曲,最终干枯脱落 。褐斑病在猕猴桃叶片上的表现症状二、发病规律1、猕猴桃生理性叶枯病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使得叶片朝阳面温度和阳光直射下的果面温度大大升高,超出叶果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活动的适温(20 ~ 30℃)及高限(35℃ ),不可避免地给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等生理活动造成胁迫 。向小奇等人也发现猕猴桃叶温变化剧烈且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12时前后,最高叶温可达50℃以上 。2、猕猴桃褐斑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子囊壳等在寄主落叶上越冬 。在展叶期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风雨等媒介溅到嫩叶上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5-6月份,病原菌由叶背面入侵,开始发病 。
7-8月份,进入发病高峰期,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 。三、预防和减轻措施1、猕猴桃生理性叶枯病高温干旱引起的叶枯病需要通过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果园生草、合理灌溉、提高抗性等系统管理方案来进行预防 。(下图为国光示范田:重庆铜梁区巴川)?种植户管理园区国光水肥调一体化管理改良土壤、增强树势:用生物有机肥和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施松尔肥和中微量元素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势 。果园种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地温,调节果园局部小气候 。合理灌溉:高温季节,每天晚上或早晨要及时灌水,保证树体所需的水分 。提高抗性:用“动力600倍+络康800倍”全株喷雾,诱导抗性,调节气孔的开张,减少水分蒸发 。2、猕猴桃褐斑病(1)物理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控氮肥增施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培育树势 。保持园内通风透光 。阴雨天过后注意排水,避免雨后高温、高湿加重病害 。(2)化学防治清园:冬季清园时,建议使用国光辛菌胺400倍+植生源1500倍彻底清园 。杀灭越冬虫卵,促进修剪口愈合 。预防:在展叶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做好预防工作 。建议使用国光络利生800倍+优丰1500倍进行喷雾,增加抗性,提高光合作用 。发病期:褐斑病发病期,使用治疗性杀菌剂进行叶面喷施,建议使用“松尔”1500倍+黑杀3000倍”全株喷雾,可与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温馨提示:因猕猴桃品种、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对于猕猴桃生理性叶枯病和褐斑病的预防和防治方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