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机枪 世界著名机枪有哪些 杀伤力( 四 )


1862年 , 美国人R·J·加特林发明的手摇式机枪 , 将6支口径为14.7毫米的枪管安放在枪架上 , 射手转动曲柄 , 6支枪管依次发射 , 因而解决了射速问题 , 在紧张操作时每分钟可发射枪弹300至350发 。该枪于1862年取得专利 , 曾在美国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
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
世界上第一支以火燃燃气为能源的机枪 , 是英籍美国人H·S·马克沁发明的 , 1883年他试验成功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 , 1884年应用这种原理的机枪取得了专利 。这是枪械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 。这种机枪的理论射速约为600发/分钟 , 枪身重量为27.2千克 , 后人称为马克沁重机枪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 , 1916年7月1日 , 英军向德军发起进攻 , 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猛烈持续地射击 , 英军一天之中伤亡了近6万人 , 人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种自动发射的重型机枪的巨人威力 。
马克沁重机枪发明后 , 各国纷纷仿制或开发研制各种新型重机枪 , 并已开始研制能随步兵机动作战的轻型机枪 。1902年 , 丹麦人W·麦德森设计了一种有两脚架带枪托可抵启发射的机枪 , 全枪重9.98千克 , 最大射程为2000米 , 称为轻机枪 。从此 , 以马克沁重机枪和麦德森轻机枪作为自动机枪的母型 , 开始出现大量新式的大口径机枪 , 并开始装备飞机、坦克和战船 , 成为仅次于火炮的压制性武器 。
诺登飞发明多管排列式机枪
1878年美国的诺登飞发明了多管排列式机枪 , 其构造为5支枪管一字排列 , 固定不动 。这种机枪后坐和复进都是由扳动侧方的机柄来完成的 , 弹匣垂直安装在枪上 , 弹匣内的枪弹借自身的重量而下降 。发射时 , 5支枪管同时发射 。在自动武器的发展中 , 多管排列式机枪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自动武器的主要机构与多管排列式机枪很相似 , 不同的是 , 自动武器是利用发射时火药气体所产生的能量来转动机构进行连射 。
机枪的改进和发展
机枪一出现 , 首先装备舰艇 , 作为舰艇用压制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军用飞机和坦克的问世要求步兵有相应的防空和反装甲能力 , 于是出现了大口径机枪 。1918年 , 德军首先装备了13.2毫米苏罗通机枪 。随后英国装备了12.7毫米维克斯机枪 。军用飞机和坦克上也相应装备了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与大战中 , 德国设计了MG34和MG42通用机枪 , MG34枪身带两脚架 , 全重12千克 , 1934年装备部队 , 配备弹鼓和两脚架可作轻机枪使用 , 配备弹链和三脚架可作重机枪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各国研制的新型通用机枪相继出现 , 如美国的M60机枪 , 苏联的PKM/PKMS机枪 , 中国的1967—2式机枪等 。它们全重一般在20千克左右 。枪身轻重两用 , 枪架一般可高平两用 , 并能改装在坦克、步兵战车、直升机或舰艇上使用 。这些机枪在美越战争、朝鲜战争和战后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都发挥过巨大作用 。
奥德怀尔发明号称“金属风暴”的射速最快的机枪
1995年底 , 澳大利亚人迈克·奥德怀尔发明的称为“金属风暴”的机枪 , 射速比世界上现有的射速最快的机枪高出20倍 , 这种机枪可能给武器技术带来革命 。这种机枪在测试过程中 , 每分钟可以向目标发射13.5万发子弹 , 其射速很快 , 甚至可以用来拦截由激光制导的“智能”炸弹 。澳大利亚高级官员说 , 尽管他们对这种新武器的评估工作尚未结束 , 但它有可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 。自从阿根廷人在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使用“贴近海面飞行的”飞鱼式舰对舰导弹击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军舰以后 , 军舰设计人员就在军舰上布满了诸如美国制造的每分钟能发射3000发弹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 , 对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