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的任命还没下来,曹丕就接替了曹操的位置,原来是这样

理由只有一个,安定人心!
在今天看来,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不然 。
《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去世时曹魏的局势非常谲诈 。
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在邺城留守,曹魏出现权力真空
220年正月,庚子日,曹操在洛阳去世 。此时,曹魏的法定接班人曹丕远在魏国国都邺城 。
曹操突然去世,曹丕不能正常继位,曹魏短时间里产生了权力真空 。
曹操在,以他几十年的功劳威望,魏国上下没有人敢反 。
曹操不在,形势就截然不同 。
首先是军中骚动,曹操起家的青州兵直接就散伙了 。
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贾逵曰:“不可 。”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 。
青州兵是曹操起家的部队,早在曹操当东郡太守时,曹操打败了祸乱兖州的青州黄巾军,并择其青壮年收编入军,号为青州军 。
这支部队异常彪悍,只服曹操一个人,曹操一死,青州兵吵嚷着各自散伙 。
幸亏贾逵明智,给这些兵痞子路费盘缠,好吃好喝送这些人回家,才没有闹出兵变出来 。
【为什么皇帝的任命还没下来,曹丕就接替了曹操的位置,原来是这样】其次是继承人之争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
曹彰从长安而来,是带着军队过来的!
尽管贾逵义正言辞驳斥,曹彰没有将事情闹大,但只要曹彰还在洛阳,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
最后是魏国大臣人心浮动 。
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 。
曹操去世的噩耗传到邺城,魏国群臣人心大乱,连起码的行为礼仪都不能遵守 。
权力依靠秩序维持,如果连大臣都失去基本的礼仪秩序,意味着魏国政权至少根基不稳固 。
在曹丕号哭不已、大臣举止失仪之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站了出来 。
司马孚大声说:“大王去世,天下震动,应该早拜储君以安人心,哭有什么用?”
于是曹丕擦干眼泪,接受大臣跪拜,准备曹操丧事 。
因此,曹丕抢先即位,是顾虑曹操去世的震动太大,以及曹彰在洛阳的威胁,为了安定魏国人心,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