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为何从礼遇后转变为杀戮( 二 )


网络配图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效果十分明显 。天下知识分子再也不敢东躲西藏 , 都老老实实出来为新政权服务 。大明王朝的官僚体系迅速建立 , 国家机器按计划有效运转起来了 。到了晚年 , 朱元璋对知识分子大开杀戒 。于是洪武朝的知识分子 , 遭遇了人类史上罕见的浩劫 , 上流精英几乎被一扫而光 。虽然朱元璋越来越看不起知识分子 , 但他对知识分子的防范戒备心理却丝毫没有放松 。起因是“士诚小人”这个典故 。
洪武初年 , 因不满朱元璋的重文轻武 , 一位武臣对朱元璋大讲知识分子的坏处 。他说 , 这些人心胸狭窄 , 嘴巴又刻薄 , 经常变着法地骂人:“读书人用心歹毒 , 特擅讥讪 , 如不警觉 , 即受其愚弄 。”还说张九四原为优礼文人 , 请他们给自己改名 , 哪成想他们竟给他取名“士诚” 。朱元璋说 , 这名字很好啊 , 有什么毛病?
武臣说:毛病大了去了 。我的幕僚跟我讲 , 《孟子》上说了 , 士 , 诚小人也 。这是骂张士诚小人啊!朱元璋听后 , 立即找《孟子》来查 , 发现果然有这句话 。他不禁竦然而惊:张士诚也算半个君王 , 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 , 到死都不知道 , 真是可怜 。无非是读书人欺负他盐贩子出身 , 瞧不起他 , 才敢这样捉弄他 。而他朱元璋出身和尚乞丐 , 肯定更被他们瞧不起 。从此朱元璋就开始对文臣们大起疑心 , 阅读奏章也多了个心眼儿 。
网络配图
朱元璋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寒微” , 显得十分豪爽坦率 。但这些话只能他自己说 , 别人可千万不能说 。实际上 , 做过乞丐与和尚一直是朱内心深处最大的一块伤疤 , 万万触碰不得 。大明臣民其实谁也没有胆子也没有兴趣当着朱元璋提这壶水 , 但朱元璋却成天疑神疑鬼 , 防范过度 , 自己暗暗制定了一系列奏章“敏感词” 。但凡“光”、“秃”、“僧”等与和尚沾边的字眼儿 , 都会犯他禁忌 。因为是起义起家 , 所以也讨厌人提“贼”和“寇” 。大臣们慢慢知道了他的忌讳 , 就不再用这些字 , 朱元璋却更不放心 , 总怀疑别人会更加拐弯抹角地骂他 , 遂将防区无限扩大 , 到了极为可笑的程度 。比如“生”字 , 因为音近乎“僧” , 在他看来就不怀好意;“则”字也很危险 , 因为“则”在淮西方言中发音与“贼”同 。
因为这些秘密的敏感词儿 , 无数人人头落地 。惨烈浩大的洪武文字狱 , 一方面反映了朱元璋的残酷 ,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知识分子面前无法消除的深刻的自卑心理 。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为何从礼遇后转变为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