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之谜:皇太极为什么建造皇寺庙?( 二 )


在赏赐送佛有功人员的同时 , 皇太极还做出西征决定 , 差遣弟弟多尔衮 , 侄子岳托、萨哈廉 , 长子豪格 , 远赴黄河“河西”寻找林丹汗的太子额哲 , 以及“传国玺” 。当年二月二十六日 , 多尔衮等“四王”率领一万铁骑离开盛京(沈阳) , 沿着当时林丹汗的逃亡路线 , 一路向西疾进 。
尽管有在白骆驼卧地不起闭目死去之地建造佛堂之说 , 但李凤民先生认为 , 金佛佛堂 , 即“皇寺庙”选址的依据 , 与盛京八旗方位制度有关 。清代初期 , 将盛京(沈阳)内外城东、西、南、北四面划分为八等份 , “八旗”的每个“旗”各占一份 。以清初崇德年间的盛京(沈阳)外城为例:北面(由西向东排列)为正黄、正蓝两旗;东面(由北向南排列)为正白、镶白两旗;南面(由东向西排列)为正红、镶红两旗;西面(由南向北排列)为镶黄、镶蓝两旗 。于是 , “八旗”均拥有各自的固定土地 。
皇太极虽为一国之君 , 但在传统的“八旗”制度上 , 皇太极仅为正黄、镶黄两旗的旗主 , 拥有相应的固定土地 。“皇寺庙”位于小西边门大御路以北、小北边门大御路以西之间 。这个位置 , 恰恰是正黄旗的地界 , 为皇太极拥有的土地 。以此推断 , 建造金佛佛堂用地 , 是清太宗皇太极所拨的正黄旗旗地 。那么 , 金佛佛堂便自然是皇家寺院了 。所以 , 尽管金佛佛堂扩建后 , 全称叫做“莲花净土实胜寺” , 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皇寺庙” 。
再有 ,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 , 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定制:喇嘛寺庙必须建在城外 。由此可见 , “皇寺庙”的选址 , 也显然遵循了这一定制 。
皇太极建造“皇寺庙” , 完全出于政治需要 。“蒙古三宝”到手后 , 又建造了金佛佛堂 , 使得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齐聚盛京(沈阳)城 , 一致拥戴皇太极为蒙古“共主” 。皇太极不失机宜地接受满、蒙、汉诸王大臣上奏的尊号 , 改称“皇帝” , 改国号为“大清”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 发生在清代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 。
所有事情的开端都是有原因的 , 这建“皇寺庙”听起来有些荒唐 , 不能让人理解 。但细究起来 , 还真是有很多含义 。也正是因为皇寺庙建造的过程如此重视 , 所以现在才有许多人去参观吧 。
【选址之谜:皇太极为什么建造皇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