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萧何早年入仕秦朝 , 担任沛县主吏掾 , 而刘邦在举事前做过的最高官阶也不过是泗水亭长 。主吏椽的地位比亭长高 , 但后来萧何却主动居于人下 , 推举刘邦做头领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有一句话 , 叫形势比人强 。
还有一句话 , 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文章插图
萧何就是那个懂得形势的人 , 也是那个识时务者 。
刘邦的举事 , 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 , 刘邦绝非陈胜、项羽那样的野心家 , 他当时为沛县往咸阳送刑徒 , 但刚刚走到丰邑西边的沼泽地 , 就有一些刑徒跑掉了 , 刘邦计算着 , 如果照着这个速度跑下去 , 用不到到达咸阳 , 刑徒就跑光了 。
刘邦捉摸着 , 既然无法把刑徒送到咸阳去 , 那不如不去了 。然后刘邦喝一顿酒 , 就把所有刑徒都放了 , 一部分胆大的刑徒不愿走 , 就保刘邦做山大王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刘邦的队伍越滚越大 , 已然达到一百人左右的规模了 。
这时候 , 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反了 , 各郡县相继响应陈胜 , 沛县县令也想响应陈胜 , 但担心沛县父老兄弟不会听他的 , 所以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建议下 , 打算召刘邦回县城 , 靠刘邦身边的死士威慑沛县父老兄弟 。
但沛县县令在刘邦回来的时候 , 突然反悔了 , 要逮捕萧何、曹参等人 , 萧何、曹参等人跑出县城 , 和刘邦站在一起 , 刘邦使了个计策 , 就把沛县县令给搞定了 。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文章插图
刘邦进入沛县 , 沛县父老子弟打算推举一个人出来做领头的 , 很多人都同意推举刘邦 , 刘邦推辞了 。
但是 , 大家想啊 , 刘邦手下那百八十号死士 , 会放过这样一个上位的机会吗?如果最后推举出来的不是刘邦 , 他们还能上位吗?
所以那些人会同意由别人来做领头的人吗?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

文章插图
萧何是何等聪明的人啊 , 能看不出这样的情势吗?能在这个时候去抢那个领头的位置吗?
不会 , 萧何明白 , 形势比人强 , 当时的形势是 , 除了刘邦 , 选其他人 , 都会有一场火并 , 在蛋糕还没做大的时候 , 就自相残杀 , 是不利的 , 所以萧何自然会站在刘邦一边 , 甘心做刘邦的属下 , 听从刘邦的调遣 。
从此 , 刘邦跟萧何的君臣名分就定了下来 。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
【萧何本是沛县主吏掾,为什么推举社会地位不如他的刘邦做头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 , 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