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秀有选中就有落选 落选之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

对清朝选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都说皇帝坐拥三宫六院,拥有七十二个嫔妃,是天下男子最羡慕的存在,但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我们通过看宫斗剧便可略知一二 。拿清朝来说,在皇帝的后宫里,上到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下到身份低微的官女子,其实都是从旗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
从旗人中挑选妃子或宫女的选秀制度,是清朝特有的制度,既然是选秀,那必然有人幸运被选中,而有人则会不幸落选,那么那些落选的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呢?我们今天来详细了解一下清朝的选秀制度 。

清朝选秀有选中就有落选 落选之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图片:女子入宫选秀剧照
一、清朝选秀制度
每到选秀之际,秀女们就会坐着骡车赶到神武门下聚集,接着,由太监带头按顺序从旁门进入,集中到顺贞门 。此时,皇帝身旁的太监手中已经有了所有秀女的名单,她们会按照名单上的顺序,一个个进入顺贞门,供帝后挑选 。
选秀期间,皇帝只看旗女子,等到将所有旗人女子都看完后,才会开始看汉人女子,选秀女子需要站成一排,每排六人,只有外表清秀、行为举止端庄的方可进入下轮 。
以上只是初选,过了初选,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了,被选中的秀女还要被复看,等到完全合格以后,才能留在宫里 。在整个观察期间,如果某些秀女得到皇帝青睐,便可封为嫔妃,而剩下的秀女就只能当宫女了,大半辈子都要在宫中干活,一般要满二十五岁才能被放出去 。
大多数人认为,选秀就是选美女,实则不然,我们如果认真观察清朝末期妃子的老照片,会发现她们长得都不咋滴 。对于皇帝来说,秀女的外貌非常重要,毕竟她们入宫后就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如果选得不合自己的口味和心意,那宫内生活会变得非常无趣 。
可即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也不能为所欲为,还是得遵循祖制,清朝规定,挑选秀女一定要遵循两个条件,分别是品德和门第 。
清朝的妃子被册封之时都会有一本专属的册文,而册文中常常会出现温婉、端庄、温顺等赞美女性的词 。此外,册文上还会出现“诞育名门”等词,说明不论是品德还是门第,都是选秀的敲门砖 。
清朝选秀有选中就有落选 落选之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图片:挑选秀女剧照
【清朝选秀有选中就有落选 落选之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因此,选秀并不是选美,而是选德、选出身,皇室对于女子的容貌不作特定要求,尤其是太后和大臣,甚至希望宫中的妃子越丑越好,因为妃子长得丑,就不会迷惑皇帝,更不会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
比如,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就长得一言难尽,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有一口龅牙,皮肤不好,弯腰驼背,仪态很差 。但是,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又出身名门,很自然被选做皇后 。光绪帝是个颜控,他不喜欢隆裕皇后,只能表面上走个过场 。
光绪最喜欢的一位女子是珍妃,珍妃的父亲是侍郎,伯父是将军,祖父曾担任过总督,可谓是出身名门 。因此选秀时,珍妃和她的姐姐一起被入选为珍嫔和瑾嫔 。不论是隆裕皇后还是珍妃姐妹,她们被选中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显赫的家世背景 。
二、选秀的全过程
从顺治朝开始,但凡在八旗以内,年满十三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女子就得参加选秀,十七岁及以上的女子连门槛都迈不进来,一般来说,内务府会三年举办一次选秀 。
选秀资格的选拔非常严苛,不在八旗之内的女子几乎没有选秀的可能,而在选秀名单中的女子想逃过选秀也是难如登天 。乾隆年间,选秀的制度又被进一步完善,旗人女子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实在没办法参加,那么下一届还是得参与阅选,哪怕这名女子到了20岁的年龄,也不能私下结亲 。
简单来说,只要是八旗女子,就休想逃过选秀,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年间,秀女的年龄高至20岁,低至11岁 。
清朝选秀有选中就有落选 落选之后的女子又该何去何从

文章插图
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那些平平无奇的八旗女子,摇身变成妃嫔的全过程,户部专门负责选秀,他们先跟皇帝汇报选秀事宜,获得皇帝许可后,就会统治八旗的衙门,让他们呈上八旗之中所有女子的花名册 。
接着再由户部转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定夺选秀日期,在清朝,经常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因为许多皇室亲眷贵胄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会选择政治联姻,但近亲结婚极易导致生出来的孩子基因突变,身体或是智力上容易出问题 。